[实用新型]一种过滤沙隙纤毛虫的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0199.3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4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明;母伟杰;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旭明;母伟杰;张伟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纤毛虫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过滤、分离沙隙纤毛虫的专门工具,为纤毛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领域所使用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过滤沙隙纤毛虫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沙隙纤毛虫是生活在海洋沙粒(尤其是粒径μ的细沙)间隙中的底栖原生动物。体型较小种类可自由穿行于沙隙间;体型较大的种类通常身体扁平或条带状,并具有高度伸缩性、趋触性;以上特征优点在于既可以保持虫体具有较大的体表面积体积比,利于呼吸,又使得它们可以自由的在沙隙穿行或者紧贴沙粒表面,以在波浪、潮汐中保持位置;缺点为许多沙隙纤毛虫极其易碎:虫体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后,即发生溶解或部分虫体、胞器断裂,从而使得分离沙栖纤毛虫这个操作过程变得尤为重要。样品往往装在采样瓶里被带回实验室,该类样品由沙、水和虫体组成,不易分离,现研究者往往在体视镜下观察逐一挑出虫体,或用过滤膜固定在瓶子底部过滤沙子的简易装置来分离虫体;以上方法或是费时费力,或是分离粗糙/不完全,或造成虫体破损,给研究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稳定性高、实用性高的过滤沙隙纤毛虫的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过滤沙隙纤毛虫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在培养皿或观察皿的上方,包括本体、支撑架、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本体竖直设置,所述本体的上部为直筒体,其下部为倒置的锥形筒体,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锥形筒体的侧壁上,所述锥形筒体的尖端开口且位于培养皿或观察皿的上方;所述第一托盘安装在直筒体和锥形筒体的连接处的内部,所述第二托盘安装在第一托盘内,所述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的两侧均设有对称且相互平行的两个辅助臂,所述辅助臂的顶端均伸出所述直筒体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目前没有分离沙隙纤毛虫的专门工具,该工具的实用新型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且本过滤器具有以下优点:1)易于操作,实用高效,通过第一托盘的水流从锥形筒体底部孔洞缓缓流出,不易破损虫体细胞,且有容器接纳过滤水,便于直接后续研究操作;2)支撑架结构保证了整个过滤过程的稳定性;3)辅助臂的设置方便了托盘的放入和取出,用于过滤的第一托盘可随意清洗,更换,且过滤多次后的沙子可以轻易倒掉更换,方便快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托盘为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上铺设有沙隙纤毛虫可通过的滤膜。
进一步,所述网状结构为铁丝网。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三条支撑腿,三条所述支撑腿均匀安装在所述锥形筒体的侧壁外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托盘内放置有冷源。
进一步,所述冷源为冰水或冰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充分运用了纤毛虫的应激性的生理特性,利用“冰激法”和重量压迫的办法增加虫体过滤和分离的效率和完整性,此点为本实用新型的最大创新点。
进一步,所述第一托盘的周侧与本体的内壁相贴合。
进一步,所述直筒体为圆筒体,锥形筒体为圆锥筒体,所述圆筒体的直径与所述圆锥筒体大头端的直径相同且一体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直筒体,2、锥形筒体,3、支撑架,4、第一托盘,5、第二托盘,6、网状结构,7、培养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旭明;母伟杰;张伟,未经潘旭明;母伟杰;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0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绕分离滤芯
- 下一篇:一种安全环保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