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套式电接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0462.9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1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倪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7 | 分类号: | H01R13/17;H01R1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94 | 代理人: | 夏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套式电 接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电流连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插套式电接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及油电混动汽车的大电流连接器使用的电连接接触装置一般要求能承受较大的电流负载,插接方便且可靠。
中国专利文献CN1930741A公开一种用于大电流的插套式电接触件,包括插头安装座和接触片部件,所述接触片部件包括基体和多个突出于基体并连接在基体上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设计成单端连接在基体上,在自由端具有接触区的凸伸件,通过凸伸件将接触片部件卡接于插头安装座内,由于凸伸件与插头安装座接触面小,且凸伸件数量有限,故插头安装座和接触片部件的总接触面不大,负载电流小。
美国专利文献6692316B公开一种插套式电接触件,包括U形安装座和接触片,接触片也设计成U形,接触片和U形安装座为面接触,接触面积大,负载电流大,然插接或拔出时阻力大,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套式电接触装置,插拔方便,且可承受较大的电流负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插套式电接触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体、接触弹簧和插头电缆,所述插头电缆设于插头体一端,所述接触弹簧设于插头体上,所述插座包括插座体和插座电缆,所述插座电缆设于插座体上,所述插座体设有插座部,所述插头体设于插座部内,所述接触弹簧将插头体卡接于插座部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头体包括插接头部、插接尾部和弹簧容置部,所述弹簧容置部设于插接头部和插接尾部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接头部的前端为流线形,所述插接尾部的两侧为流线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容置部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弹簧容置部上的凹槽为弧状或锯齿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头体还设有电缆连接部,所述插接尾部设于电缆连接部和弹簧容置部之间,所述插头电缆设于电缆连接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部为U形或环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部的内表面设有弹簧接触面,所述弹簧接触面为波浪状或平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部与插头体平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部与插头体垂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体设有连接片,所述插座部和插座电缆分别连接于连接片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插套式电接触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插头通过插头体的接触弹簧插接于插座体的插座部中,由于接触弹簧每一圈与与插座体线接触,插拔力适中,插拔方便、连接可靠,且承受的负载电流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实施例一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实施例一中插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实施例一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实施例三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实施例三中插座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一种插套式电接触装置,包括插头20和插座10。
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插头20包括插头体21、接触弹簧22和插头电缆23,所述插头电缆23设于插头体21一端,所述插头体21包括插接头部211、插接尾部212、弹簧容置部213和电缆连接部214,所述弹簧容置部213设于插接头部211和插接尾部213之间,所述插接尾部212设于电缆连接部214和弹簧容置部213之间,所述弹簧容置部213的两端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弹簧容置部213上的凹槽为弧状,若干所述接触弹簧22设于弹簧容置部213上的凹槽中,当然,弹簧容置部213上的凹槽还可设为其它形状,如锯齿状,只需将接触弹簧22限制于凹槽内,避免接触弹簧22在插头体21随意滑动,所述插接头部211的前端为流线形,所述插接尾部212的两侧为流线形,便于插头20插接于插座10中,所述插头电缆23设于电缆连接部2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0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