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多功能手术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1351.X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聪;楼奇峰;张筱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市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膜 剥离 多功能 手术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使用设备,具体为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多功能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可以将消化道癌一次性完全切除,不需要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或者将病变器官切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具有创伤小、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可获得完整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以及对肿瘤有96%以上的切除率的优点。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手术方法为:使用内镜确定患者病变位置,随即使用微探头超声内镜确定病变是否位于黏膜层;
当病变位于黏膜层时,使用注射针于病变黏膜下注射含美蓝的甘油果糖溶液,再用针式切开刀点出切除边界;
随后,用针式切开刀或IT刀对病变粘膜层进行切开、剥离手术。在切开、剥离手术中,如粘膜层出血,用IT刀或TT刀进行电凝止血。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操作者应尽量完整剥离病变,术后固定标本,并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
然而,在上述手术过程中,期间要使用的手术器械有内镜用注射针、针式切开刀以及热活检钳等,由于局限于内镜的治疗通道直径有限,手术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手术器械,使得手术时间延长,难度增加,手术过程中需要多个医护人员的配合,从而增加了手术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中,医护人员需要频繁更换器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多功能手术器械,该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手术器械具有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增加以及减少医疗成本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用的多功能手术器械,包括操作柄部和针式手术刀,针式手术刀配装于操作柄部一端,操作柄部包括中空且用于容纳针式手术刀以便固定的固定柄部以及用于调节针式手术刀与病变黏膜层之间的伸出距离的第一滑动部,所述固定柄部滑动穿设于第一滑动部;
针式手术刀包括:
用于向病变黏膜下注射药液的中空的针芯、包裹针芯的中空的外鞘管,所述针芯可滑动穿设于外鞘管的中空部位;
其中:
针芯的自由端部设有用于切割组织的第一高频电导电部;
外鞘管内包覆有导电介质,所述外鞘管自由端部设有用于使组织凝血的第二高频电导电部;
所述操作柄部还包括用于控制针芯缩回或伸出外鞘管自由端部的第二滑动部。
其中,针芯可用于向病变粘膜层注射药液以及用于切割病变粘膜层,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切换使用内镜用注射针及针式切开刀,在降低了医疗成本的同时,也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频繁更换手术器械,手术操作过程更加简便。
内部中空的第一滑动部穿设于固定柄部上,医护人员通过第一滑动部滑动控制针芯相对于外鞘管的位置,针芯自由端部设有第一高频电导电部使得针芯可以在手术中不仅具有向病变粘膜层注射药液的功能,而且可以调整针芯的角度以及相对于外鞘管的位置,完成对病变粘膜层的切割作业。并且,固定柄部上设有刻度,医护人员可通过推、拉第一滑动部至需要的距离,使得针芯的移动更加精确。
作为优选,针芯伸出外鞘管自由端部的最大长度时,第一高频电导电部和外鞘管之间的针芯的外壁设有绝缘层。绝缘层可以避免在外鞘管通电对切割的黏膜组织进行电凝止血时,针芯同时也通电,更加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作为优选,第二滑动部设有输液接电机构,输液接电机构与针芯固定连接。因针芯需要对病变粘膜层注射药液,并且在切割过程中,需要向针芯通电,因此在第二滑动部的背向固定柄部一端设有输液接电机构,使得整个手术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完成即可,不需要针对手术所进行的不同阶段更换医疗器械,手术过程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第一滑动部设有接电机构,所述接电机构与外鞘管接通电路。第一滑动部上设有接电机构,接电机构与外鞘管接通,使得外鞘管同时具有对病变粘膜层进行标记以及术后对伤口电凝止血的功能,从而医护人员在完成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时,不需要更换其他医疗器械,既简化了操作也减少了医疗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高频电导电部的长度为1.8-2.2毫米。通电后的第一高频电导电部将患者的病变粘膜层切割下来,长度为1.8-2.2毫米正好适合病变粘膜层的切割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高频电导电部的长度为4.0-6.0毫米,所述外鞘管的直径为2.0-2.6毫米。第二高频电导电部具有对病变粘膜层进行标记以及术后电凝止血的功能,长度过长容易意外触碰至非病变粘膜层,不利于患者的术后修复,因此实践证明,第一导电部的长度为4.0-6.0毫米是最适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1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纳美容镜
- 下一篇:汽车钥匙保护壳(jbr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