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记本移动硬盘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2835.6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2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4 | 分类号: | G11B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记本 移动 硬盘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移动硬盘盒。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以及快节奏的生活,人们越来越喜欢简单易操作便携带的产品。移动硬盘已然成为大众生活、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之一,然而老旧式的硬盘盒需要螺丝来实现固定,以及螺丝刀来打开,以致于如果任意丢失螺丝或是螺丝刀都会影响产品的使用,给用户带来不便。而免螺丝的设计,方便携带,实现即拆即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笔记本硬盘实现简易安装,无需任何工具使硬盘变成一款性能稳定的移动硬盘。打破市面上老套的螺丝拆装方式。有效避免因零部件缺失带来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笔记本移动硬盘盒,包括移动硬盘的上壳与下壳,上壳与下壳互相组装形成移动硬盘外壳体,上壳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边,第一挡边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卡点、一个第二卡点以及三个第三卡点,三个第三卡点位于远离第一、第二卡点端,第三卡点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个台阶状的卡钩部,第一卡点以及第二卡点相邻设置,第二卡点位于第一卡点的下端位置;
下壳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二挡边,所述第二挡边的内壁正对第一卡点、第二卡点以及三个第三卡点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卡点位、一横向设置的轨道、一折弯轨道以及三个第二卡点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壳与下壳互相装配,第一挡边上的第一卡点卡入于第一卡点位中,第二卡点卡入与横向设置的轨道的内侧极限位,三个第三卡点分别卡入与第二挡边的三个第二卡点位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的第二挡边上均设置有卡钩槽,上壳上的第一挡边设置的卡钩部与第二挡边上的卡钩槽互相钩合,其形状均为三角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点、第二卡点以及三个第三卡点均为凸点,第一卡点位、轨道以及第二卡点位均为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免除了因丢失镙丝,造成对用户产生不便的影响,将产品分拆成两个大部件,并通过盒子边缘上的凹凸点,来确保产品的密合性。使之不易被打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上壳与下壳互相组装形成移动硬盘外壳体,上壳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边8,第一挡边8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卡点7、一个第二卡点6以及三个第三卡点9,三个第三卡点9位于远离第一、第二卡点端,第三卡点9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个台阶状的卡钩部10,第一卡点7以及第二卡点6相邻设置,第二卡点6位于第一卡点7的下端位置;
下壳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二挡边5,所述第二挡边5的内壁正对第一卡点7、第二卡点6以及三个第三卡点9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卡点位3、一横向设置的轨道4、一折弯轨道14以及三个第二卡点位12。上壳与下壳互相装配,当上下壳体盖合时,第一挡边8上的第一卡点7卡入于第一卡点位3中,第二卡点6卡入与横向设置的轨道4的内侧极限位,三个第三卡点9分别卡入与第二挡边的三个第二卡点位12中,下壳的第二挡边5上均设置有卡钩槽13,上壳上的第一挡边设置的卡钩部与第二挡边上的卡钩槽互相钩合,其形状均为三角形结构,因此上下壳体组装完成后成为一个密闭的方形盒子;当上下壳不合封时,第一卡点7卡入于折弯柜中并在折弯轨道14内活动。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上壳的两卡钩部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密封边11,而下壳正对第一密封边的位置为一开口结构,因此当上壳与下壳组装完成后,卡钩部卡入于卡钩槽中,而第一密封边11正好密封下壳的开口结构,同理,上壳的另外一边开口,而下壳正对该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边2,因此上壳与下壳组装完成后,第二密封边2能够密封上壳的一端开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2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