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煤泥加压溶气浮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099.6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4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刘文礼;卓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3D1/14 | 分类号: | B03D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加压 浮选 装置 | ||
1.一种实验室煤泥加压溶气浮选装置,包括:加压溶气罐(3)、中心进气管(2)、分选柱(9)、矿浆搅拌器(4)、矿浆进料口(5)、接口法兰(6)、矿浆释放微调开关(7)、溶气释放装置(8)、泡沫收集槽(10)、精矿收集桶(11)、尾矿排放口(12)、分选柱支架(13)、加压溶气罐支架(14)、矿浆排出口(15)、矿浆排出管(16)、空气压缩机(1)电子流量表(17)、压力表(18)、进气阀(19)、空压机快插接头(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进气管(2)焊接在接口法兰(6)的顶盖中心位置,加压溶气罐(3)的顶盖通过接口法兰(6)与罐体连接,矿浆进料口(5)置于加压溶气罐顶盖一侧,矿浆搅拌器(4)置于加压溶气罐(3)的底部,矿浆排出口置于加压溶气罐(3)靠近罐体底部的侧面,矿浆释放微调开关(7)置于矿浆排出管(16)上,矿浆排出管(16)通到分选柱(9)的底部,溶气释放装置(8)置于矿浆排出管(16)的末端,泡沫收集槽(10)置于分选柱(9)的顶部,尾矿排放口(12)置于分选柱(9)的底部,分选柱支架(13)置于分选柱(9)的下面,加压溶气罐支架(14)焊接在加压溶气罐(3)的底部,精矿收集桶(11)通过管道与泡沫收集槽(10)连接,电子流量表(17)置于矿浆排出管(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煤泥加压溶气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进气管(2)是一个由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的L型钢管,在水平段从压缩空气入口段依次装有空压机快插接头、进气阀、压力表,中心进气管(2)的竖直段的末端加工成封闭状态,只在竖直段的末端加工20个直径为4mm的圆形微孔,这些圆形微孔分5列每列4个排布在中心进气管(2)的末端周围.,压缩空气通过这些圆形微孔进入到矿浆中,这些圆形微孔的开孔方向与竖直段的中心线夹角为30°,中心进气管(2)的竖直段插入深度为罐体高度的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煤泥加压溶气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浆搅拌器(4)置于加压溶气罐(3)的底部,搅拌叶轮的直径为50mm,搅拌速度可以调节,矿浆搅拌器(4)与罐体之间通过动态机械密封来保证密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煤泥加压溶气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浆进料口(5)置于加压溶气罐(3)顶盖的一侧,矿浆进料口(5)上部有一直径为50mm的漏斗和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煤泥加压溶气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浆排出管(16)一端和矿浆排出口(15)连接,另一端连接溶气释放装置(8),矿浆排出管(16)距离矿浆排出口(15)50mm处装有一个矿浆释放微调开关(7),电子流量表(17)置于矿浆排出管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煤泥加压溶气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选柱(9)是一个由透明度为92%的有机玻璃制成的柱体结构,其直径为50mm,高度为1500mm,溶气释放装置(8)置于分选柱(9)的中心,距离分选柱(9)底部的距离为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煤泥加压溶气浮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气释放装置(8)的开口朝向分选柱(9)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0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吸附袋式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专用于酸性溶液的三足式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