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废液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181.9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樊晓光;范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新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樊晓光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4;C02F1/78;C02F103/18;C02F101/10;C02F101/1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3153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废液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行业煤气脱硫废液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液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湿式氧化法(如:HPF、PDS等)、真空碳酸盐(包括:真空碳酸钾、真空碳酸钠)脱硫方法在焦化行业煤气脱硫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脱硫系统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废液,不断的排除废液以保证脱硫系统有效运行,这些废液中含有硫代硫酸根(S2O32-)、硫氰酸根(SCN-)一般在10~400g/l,必须经处理将硫代硫酸根、硫氰酸根降到0.5g/l以下才能参混入蒸氨系统蒸氨后去生化水处理系统。
焦化行业脱硫废液的处理目前实施有回兑到炼焦煤中、在废液中加入絮凝剂—沉淀和提盐等方法,但都因为方法的固有问题应用受到了相应的制约,回兑到炼焦煤中有二次污染及影响焦炭质量;提盐有提出的粗盐市场问题;絮凝剂—沉淀有沉淀分离及废物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脱硫废液预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二级串联液体喷射式气液混合氧化的方式,第一级空气氧化硫代硫酸根、第二级氧化剂氧化硫氰酸根,使脱硫废液经预处理后可以进入蒸氨系统或直接进入生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脱硫废液预处理装置,包括气提氧化器A、喷射混合器A、循环泵A、气提氧化器B、喷射混合器B、循环泵B;喷射混合器A从气提氧化器A的上端伸入到气提氧化器A的底部,喷射混合器B从气提氧化器B的上端伸入到气提氧化器B的底部;
在喷射混合器A和喷射混合器B上分别设有废液入口和吸气口;
在气提氧化器A的下部设有待处理的脱硫废液入口,在气提氧化器A的中部及中上部分别设有脱硫废液出口,设置在气提氧化器A中上部的脱硫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气提氧化器B下部的脱硫废液入口相连,设置在气提氧化器A中部的脱硫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泵A入口相连,循环泵A出口通过管道与喷射混合器A的废液入口相连;
气提氧化器B的中上部及中部也分别设有脱硫废液出口;气提氧化器B中部的脱硫废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泵B入口相连,循环泵B出口通过管道与喷射混合器B的废液入口相连;设置于气提氧化器B上部的废气出口Ⅰ通过管道与喷射混合器A的吸气口相连。
所述的循环泵B的出口还与循环泵A的入口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二级串联液体喷射式气液混合分级氧化方法将脱硫废液中的S2O32-、SCN-氧化分解,使预处理后的脱硫废液可以进入蒸氨系统或直接进入生化系统,由于采用分级氧化,减少了氧化剂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废液预处理装置的工艺简图;
图中:1-喷射混合器A、2-气提氧化器A、3-循环泵A、4-循环泵B、5-喷射混合器B、6-气提氧化器B、7-气提氧化器A上部的废气出口Ⅰ、8-吸气口、9-气提氧化器A上部的废气出口Ⅱ、10-气提氧化器A中上部的脱硫废液出口、11-气提氧化器A中部的脱硫废液出口、12-气提氧化器B上部的废气出口Ⅰ、13-废液入口、14-气提氧化器B上部的废气出口Ⅱ、15-气提氧化器B中上部的脱硫废液出口、16-气提氧化器B中部的脱硫废液出口、17-待处理的脱硫废液入口、18-气提氧化器B下部的脱硫废液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见图1,一种脱硫废液预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二级串联液体喷射式气液混合氧化的方式,通过第一级氧化将废液中的S2O32-氧化成SO42-,通过第二级氧化将废液中的SCN-氧化分解,具体方法如下:
1)第一级氧化系统包括气提氧化器A1和喷射混合器A2,喷射混合器A1从气提氧化器A2的上端伸入到气提氧化器A2的底部;第二级氧化系统包括气提氧化器B6和喷射混合器B5,喷射混合器B5从气提氧化器B6的上端伸入到气提氧化器B6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新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樊晓光,未经宁波科新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樊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滤盘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油输送管道自替换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