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889.4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0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鑫久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D2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炼机 石墨 油料 处理 投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属于石墨烯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自从2004年由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教授制备出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首要一点就是其超高的电导率,对于这种二维晶体电子在其中的运行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或更准确地,应称为“载荷子”。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335676.0的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其特征是:包括石墨烯-油料储罐,石墨烯-油料储罐上分别设有石墨烯进料口和油料进料口,石墨烯进料口与石墨烯称的出料端连接,油料进料口与油料称的出料端连接;在所述石墨烯-油料储罐内部设置有超声发生器,在石墨烯-油料储罐上部安装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转子连接,搅拌转子位于石墨烯-油料储罐内。在所述石墨烯-油料储罐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石墨烯称的进料端与石墨烯储罐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石墨烯储罐的进料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气力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石墨烯称连接于石墨烯储罐下方。但是该结构不适于用在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并且操作也有点费时,而且在石墨烯与油料的储罐中无设置过滤的装置,会造成石墨烯与油料中残留着其他的杂质,导致成料纯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以解决该结构不适于用在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并且操作也有点费时,而且在石墨烯与油料的储罐中无设置过滤的装置,会造成石墨烯与油料中残留着其他的杂质,导致成料纯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其结构包括石墨烯输送管、石墨烯储罐、石墨烯过滤层、石墨烯出料口、原料称、原料混合储罐、加料装置、混炼装置、卸料装置、底座、油料出料口、油料过滤层、油料储罐、油料输送管、汽缸、活塞、上顶栓拉杆、中心支撑轴,所述石墨烯输送管设于石墨烯储罐右上方,所述石墨烯储罐内设有石墨烯过滤层,所述石墨烯储罐通过石墨烯过滤层与石墨烯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石墨烯储罐设在原料混合储罐的左上方,所述原料混合储罐外壁与原料称相连接,所述原料混合储罐通过加料装置与混炼装置相连接,所述混炼装置通过卸料装置与底座相连接,所述汽缸与加料装置相连接,所述汽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汽缸通过上顶栓拉杆与中心支撑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入料口、填料箱、翻板门。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通过填料箱与翻板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混炼装置由压料柱塞、转子、上密炼室、下密炼室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压料柱塞与转子相连接,所述上密炼室通过转子与下密炼室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器、卸料门、卸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口通过卸料门与卸料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混合储罐包括电机、支撑螺杆、搅拌转子、超声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支撑螺杆与搅拌转子相连接,所述搅拌转子下设有超声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通过设有的原料混合称内设有的搅拌转子与超声发生器,对混合料做初步的处理与分散,在石墨烯储罐与油料储罐中各设有过滤层,大大提高了石墨烯与油料的纯度,并且与密炼机的紧凑连接,实现了大规模大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密炼室内再度混合原料做二次处理,使混合原料的分散更加彻底,整个过程全自动连续化生产,提高了该设备的高质量与高产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炼机石墨烯油料处理及投料设备的原料混合称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鑫久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海安鑫久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8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