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盘独立旋转直线牵引立体停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906.4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邱利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利冉 |
主分类号: | E04H6/28 | 分类号: | E04H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6000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旋转 直线 牵引 立体 车库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盘独立旋转直线牵引立体停车库,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在城市街道、十字路口建设的占地少、结构简单、投资少、容量大、噪音小、存取快速的全自动停车场。
二、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土地少、人口重多、经济发展快,轿车购买力强的国家,县级以上城市堵车严重,停车难,无一例外。随着车辆的增加,城市将本来并不宽的马路两边用于停车,造成道路有效行车路面越来越窄,住宅小区已基本无停车位可停,商业区更是糟糕,车根本进不去,城市拥堵越来越严重,堵车、停车难已是一个严重的城市病。
近几年各级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治理堵车,增加停车位建设,如能推广本实用新型多盘独立旋转直线牵引立体停车库,解决停车难,治理堵车将起到一定功效。
例如,建一个泊车位为2160辆的车库,白天按13个小时停车,有进有出就可滞留1万多辆车,建100个多盘独立旋转直线牵引立体停车库,就可滞留100 万辆车驶入闹市区。如果在北京交通拥堵的十字路口、地铁口、轻轨站口、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交通中转站、商业闹市区各键一个多独立旋转直线牵引立体停车库,车辆就近泊车,人员换乘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办事、购物,北京的拥堵将会大大的缓解。
目前,从国内国外机械自动停车场来看五花八门,有地下的、有地上的、有立体的,这些自动停车场技术概括起来:故障率高、建停车场条件苛刻、土地利用率低、泊车位数量少、致命的是停取车极慢、投资巨大、一旦出现故障,整体停运。这些问题制约了自动停车场的发展。本实用新型专利多盘独立旋转直线牵引立体停车库,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主要是:设两部以上进出系统,多层多盘泊车位相对独立运行,一部进出系统发生故障,或一层一盘泊车位发生故障,另一部和其它层盘的泊车位还可正常运转,不会整体停运,存取车辆速度极快,平均用时10秒,单存取一辆车,用时30秒左右。建一个泊车位在 720-2160辆10层-30层的多盘独立旋转直线牵引立体停车库只需占地1300平米,占地面积是露天停车场的四十分之一至一百六分之一,收费停车,二至五年可收回投资。
为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工程,本实用新型专利外形可建设成宝塔形、圆柱形、圆球形、火箭形,也可将外表建成LED广告屏幕等景观外表,成为与城市美观溶为一体的城市小品,使城市更壮观、更漂亮。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多盘独立旋转直线牵引立体停车库,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能在城市街道上、十字路口等多种场合灵活建造,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占地面积少、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停车泊位多、存取车辆速度快,车辆进出无人驾驶、全自动、无污染、无噪音,是为治理城市拥堵而设计的立体停车库。
本实用新型多盘独立旋转直线牵引立体停车库(1)的技术方案是:图1、所示的由钢或钢筋混凝土横梁、弧型梁构件组成圆环泊车位层,由立柱连成一层一层的圆柱整体框架(2)(以下简称:圆柱整体框架(2)),在框架底层快速升降电梯外围进出口设置能旋转360度调头传输轿车的小转盘、能左右微调前后传输轿车的进出库等待系统(3)(以下简称:进出库等待系统(3)),在圆柱整体框架外围设置能前后直线牵引的摆渡车与快速升降电梯为一体的牵引系统 (4)(以下简称:牵引系统(4)),在框架每一层的圆环构件上设置多盘能左右独立旋转360度的泊车位转盘(5)(以下简称:泊车位转盘(5))。
其特征:泊车位转盘(5)可以按不同方向独立旋转、制动停止、车位对齐,对齐后的车位自动形成给直线行走摆渡车使用的传输轨道;牵引系统(4) 到位平层后停止,直线行走摆渡车,通过传输轨道直线运行并牵引车辆驶回快速升降电梯,实现车辆的传输功能;进出库等待系统(3)出库程序时,旋转180 度对接快速升降电梯出口,通过对齐的轨道直线摆渡车将车辆牵引到进出库等待系统(3)上,入库程序时,将驾驶员停偏停歪的车辆摆正对中,同时旋转掉头,与快速升降电梯入口对齐,通过对齐的轨道直线摆渡车牵引车辆进入快速升降电梯。从上述图中可看出各装置所在位置及联动。
图1所示的进出库等待系统(3);和牵引系统(4);和泊车位转盘(5)在图2中正面各环节结构及所在位置。
图1所示的圆柱整体框架(2):包括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构件工作楼梯(6),钢结构件或钢筋混凝土构件框架(7),钢筋混凝土基础(8),见图3,从图中正面各部件结构及所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利冉,未经邱利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