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垃圾处理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960.9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9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凤强;邱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丘鸿超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控制 垃圾 处理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垃圾处理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器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变速器,其中的电机多数使用单相交流异步电机(单相交流异步电机有两个绕组:主绕组又称运行绕组,以及副绕组又称启动绕组。主、副两个绕组相互配合才能使电机正常运行,交换两个绕组中的一个绕组的首尾接线就可以实现电机的反转)。垃圾处理器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目前的垃圾处理器控制装置多数采用本地手动控制方式,对于有些应用场合操作不方便,而且多数只能控制电机单方向转动,不能反向转动,这会导致垃圾处理器的工作效率降低。其次,垃圾处理器在工作时,容易出现由于垃圾硬度过大导致电机堵转、过载,导致损坏电机,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也就缩短了垃圾处理器的使用寿命。另外,当意外断电后,手动控制开关未打开时又恢复供电,电机会自动运行驱动垃圾处理器进入工作状态,设备的突然运行可能会造成人员的意外伤害,影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垃圾处理器控制装置,该装置实现了无线控制、电子式无触点启动及换向控制、意外断电后又恢复供电时还是保持停止状态等优化功能,能够投入实际应用当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垃圾处理器控制装置,包括AC电源输入端、降压模块、AC电流检测模块、MCU控制器、315MHz/433MHz无线接收模块、按键及指示灯、可控硅驱动模块、双向可控硅、继电器驱动模块、双刀双掷继电器、输出接线端;交流220V电源经AC电源输入端输入,而后经由降压模块分别为MCU控制器、可控硅驱动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315MHz/433MHz无线接收模块供电,所述AC电源输入端还经所述AC电流检测模块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所述MCU控制器还与所述315MHz/433MHz无线接收模块、按键及指示灯、可控硅驱动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分别用于驱动双向可控硅、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动作,所述双向可控硅的输出端、双刀双掷继电器的输出端经所述输出接线端分别连接至垃圾处理器的单相交流异步电机主、副绕组的引出线,以控制单相交流异步电机的启动、换向、停止,从而实现垃圾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压模块采用LNK304芯片及78L05芯片,所述LNK304芯片用于实现将交流220V电源整流降压为直流12V,供给可控硅驱动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所述78L05芯片用于将直流12V降压为直流5V,供给MCU控制器、315MHz/433MHz无线接收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AC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和整流桥电路,所述整流桥电路采用MB65整流桥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MCU控制器采用STC15W402AS。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315MHz/433MHz无线接收模块为超再生无线接收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控硅驱动模块通过光耦M3083M+三极管电路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可控硅采用BTA20-600BW或BTA12-600BW。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采用光耦PCB17+三极管电路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采用功率继电器HF140FF。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线控制、电子式无触点启动及换向控制、意外断电后又恢复供电时还是保持停止状态等优化功能,能够投入实际应用当中,并且对已有的垃圾处理器控制装置进行改造也是相当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整体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降压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C电流检测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控硅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装到泵单元的壳体外部的电子转换单元
- 下一篇:发动机用压缩机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