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汽车顶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993.3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4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彭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宸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聚氨酯 复合 汽车 顶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汽车顶篷结构。
背景技术
顶棚是在车身顶盖钣金件下面加装的内饰件,其作用除提高车内装饰性外,还起隔音、吸音、隔热的作用,同时兼具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夏天的时候,汽车暴露在户外一段时间后内部温度会上升很快,导致用户再次使用时感觉非常难受,一般会在外面等待,并开启空调进行降温,这样,不仅浪费了电能还耽误了驾驶员的时间,非常不方便,而传统的顶棚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汽车顶篷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汽车顶篷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为扁平的长方体结构,顶板的一端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完全贯穿顶板,第一通孔的两侧均设有截面为矩形的第二凹槽,第一通孔的内部设有第一遮阳装置和第二遮阳装置,第一遮阳装置和第二遮阳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遮阳装置和第二遮阳装置对称布置,第一遮阳装置包括卷簧、套筒、转轴、凸台、限位块和遮阳布,套筒的两端均设有截面为矩形的凸台,凸台位于第一通孔内部的第二凹槽内,套筒的侧边设有条形的第二通孔,套筒内部的两端之间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侧边连接有卷簧的一端,卷簧的另一端连接有遮阳布的一端,遮阳布的另一端穿过套筒侧边的第二通孔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第一通孔的外部,顶板的侧边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遮阳装置和第二遮阳装置的正上方,第一凹槽的底部四角均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盖板,盖板的四角均设有第二螺纹孔,盖板与顶板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矩形长条铁皮,限位块与遮阳布压制固定,第一通孔的两端设有第三凹槽,限位块的两端位于第三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顶板采用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板制成。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侧边设有天窗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盖板均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遮阳布采用烫银遮光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用手分别将第一遮阳装置和第二遮阳装置上的限位块拉出,这样,遮阳布就从套筒内被抽出,一直拉至地面并固定,汽车的车窗就被遮住,避免了阳光的照射,保证汽车内部温度不会上升过高,间接节省了车载空调的用电量;不用时,拿出限位块,在卷簧的作用下,遮阳布被收进套筒内部,操作非常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汽车顶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汽车顶篷结构的第一遮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汽车顶篷结构的顶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汽车顶篷结构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遮阳装置、2第一凹槽、3第一螺纹孔、4顶板、5第一遮阳装置、51卷簧、52套筒、53转轴、54凸台、55限位块、56遮阳布、6限位槽、7盖板、8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宸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宸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框密封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置顶式的智能化小汽车遮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