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棒的切削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5810.1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5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许滨;潘琦;邓成根;翟迎迎;黄永明;江军军;余永峰;李盼华;杨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太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16 | 分类号: | B23B27/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康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棒的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当前,铝棒在加工时通常需要经过三次加工: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在三次加工之间切换时都需要更换一次刀具,这样较为费时费力,使得加工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加工效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铝棒的切削刀具,能够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棒的切削刀具,包括柱形的本体,本体上设置用于固定本体的安装孔,本体的一端面上连接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三个刀片,三个刀片的刀面在同一平面上间距布置且三个刀片依次形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不同的进给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将三个刀片固定在一起,切削铝棒时,刀具往前行进,三个刀片同时对铝棒进行切削形成三个不同的进给量,一次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切削,在这过程中无需更换刀具,省时省力,能够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本体、11-安装孔;20-固定座、21-卡槽;30-刀片;40-夹片;50-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铝棒的切削刀具,包括柱形的本体10,本体10上设置用于固定本体10的安装孔11,本体10的一端面上连接固定座20,固定座20上固定三个刀片30,三个刀片30的刀面在同一平面上间距布置且三个刀片30依次形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不同的进给量。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安装孔11将刀具固定在机床的滑枕上,本实用新型将三个刀片30固定在一起,切削铝棒时,刀具往前行进,三个刀片30同时对铝棒进行切削形成三个不同的进给量,一次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切削,在这过程中无需更换刀具,省时省力,能够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三个刀片30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夹片40上,夹片40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固定座20上。三个刀片30通过夹片40固定在固定座20上,这样在更换刀片30时,直接将夹片40拆下替换即可,较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20为柱形且一端端面和本体10的端面连接,固定座20的另一端沿中心面切割有缺部形成半圆形的外端面,固定座20的外端设置卡槽21,卡槽21有三面槽壁且两两垂直布置,卡槽21的边缘延伸到固定座20的外端面、外周面和中心面上,夹片40固定在卡槽21的槽壁上。
优选的,三个刀片30中形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的为四方刀片,形成精加工的为球型刀片。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0上背离固定座20的端面上延伸有定位轴50,定位轴50对刀具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太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太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5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动齿轮装置
- 下一篇:用于链传动装置的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