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动总成及升降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6040.2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仁昌;陆小健;李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0 | 分类号: | F16H25/20;B66F3/08;B66F3/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9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总成 升降 立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动总成及升降立柱。
背景技术
电动升降立柱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医疗等领域,现有的电动升降立柱的管体一般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外管以及底壳、设置于底壳中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传动配个的传动总成,为了使电动升降立柱的行程尽可能的大,其中的传动总成通常设置成套装在一起的传动螺杆和中空螺杆,并且通过在内管和中管上分别设置传动螺母,使之与传动螺杆和中空螺杆进行配合,从而实现内管、中管和外管的相对伸缩。
而目前的电动升降立柱根据实际需要具有正装和倒装两种装配方式,正装的升降立柱指的是,内管与底壳连接而外管支撑于地面,倒装升降立柱指的是外管与底壳连接而内管支撑于地面。然而现有技术中,正装的升降立柱和倒装升降立柱的结构不同,需要分别进行生产,再进行装配,也就是说,正装的升降立柱和倒装升降立柱无法使用同一种结构的传动总成,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升降立柱,解决现有的升降立柱无法采用同一种传动总成进行正装和倒装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总成,包括:
中空心轴,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
传动螺杆,其位于中空心轴内,该传动螺杆可与中空心轴同步旋转且传动螺杆与中空心轴可沿轴向相对伸缩;
第一传动螺母,其与传动螺杆螺纹配合,所述中空心轴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第一传动螺母在轴向上定位,该第一传动螺母的外部设有限制第一传动螺母旋转的抱死结构;
第二传动螺母,其与中空心轴螺纹配合;
套管,其套装于中空心轴外部,所述第二传动螺母与套管固定连接;
导向管,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限制在套管中,所述导向管与中空心轴同步旋转且导向管与中空心轴可沿轴向相对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心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非圆柱结构,所述导向管具有非圆内孔,非圆柱结构与非圆内孔适配以使中空心轴与导向管同步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心轴套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被固定安装于第一传动螺母上。
进一步的,所述抱死结构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一传动螺母外壁上的凸起以及位于第一传动螺母外周的第一抱死块和第二抱死块,所述第一抱死块设有第一容置凹槽,所述第二抱死块设有第二容置凹槽,所述第一抱死块和第二抱死块抱合后,第一容置凹槽和第二容置凹槽接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传动螺母位于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容置凹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容置凹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对应卡接配合一个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死块与第二抱死块对接的侧面设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抱死块与第一抱死块对接的侧面设有第二固定柱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抱死块和第二抱死块抱合后,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孔插接,第二固定柱与第一固定孔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螺杆上套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被固定于一轴承座中。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升降立柱,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外管、与内管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底壳、设置于底壳中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传动配合的传动总成,所述传动总成为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总成,所述驱动装置与导向管的上端传动配合,所述外管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传动螺杆的下端以可旋转的方式与底板在轴向上定位,所述抱死结构与中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与底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连接于马达输出轴上的蜗杆、与蜗杆传动配合的蜗轮,所述蜗轮上设有上异型孔,所述导向管的内孔与异型孔通过第一异型杆体实现动力传递。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一种升降立柱,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外管、与外管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底壳、设置于底壳中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传动配合的传动总成,所述传动总成为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总成,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螺杆的上端传动配合,所述抱死结构与中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持于内管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连接于马达输出轴上的蜗杆、与蜗杆传动配合的蜗轮,所述蜗轮上设有上异型孔,所述传动螺杆与异型孔通过第二异型杆体实现动力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6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张紧器
- 下一篇:用于带式焙烧机的全悬挂柔性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