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7208.1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董兆林;叶明竹;邓九旺;宋渊;叶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8 | 分类号: | H01B5/08;H01B7/04;H01B7/18;H01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833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环境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深,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提升到全球各国的战略位置。为了达到降低能源损耗、减少环境破坏的目的,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优势的电动汽车重新获得了生机,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尽管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仍在当今世界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需,也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范围推广及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的需求量必然也随之倍增。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用电缆在使用过程中频繁移动,长期暴露在室外,电缆经常受到日照、油污、潮湿等因素的破坏,因此,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用电缆的各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性能指标提升、使用寿命长的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包括三条电源线芯、两条控制线芯以及两条信号线芯,三条电源线芯呈品字形紧密布置,三条电源线芯的外周从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内护层、屏蔽层和护套,每条电源线芯包括电源线芯导体以及包括于其外的电源线芯绝缘层,每条控制线芯包括控制线芯导体以及包括于其外的控制线芯绝缘层,每条信号线芯包括信号线芯导体以及包括于其外的信号线芯绝缘层,所述电源线芯导体、控制线芯导体和信号线芯导体采用6类铜导体制成的多根软铜丝绞合而成,电源线芯绝缘层、控制线芯绝缘层和信号线芯绝缘层采用不含卤素的90℃高弹性乙丙橡皮制成,两条控制线芯对绞后压扁成截面为椭圆的控制线对,控制线对的外周包裹控制线对屏蔽层后紧配置于三条电源线芯和内护层所形成的其中一留空部内,控制线对通过控制线对屏蔽层与电源线芯和内护层紧贴,两条信号线芯对绞后压扁成截面为椭圆的信号线对,信号线对紧配置于三条电源线芯和内护层所形成的另一留空部内,信号线对的外周与电源线芯和内护层紧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屏蔽层采用编程密度为85%的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护层和护套采用90℃低烟无卤橡皮EVA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全部导体采用6类软铜丝绞合而成,保证电缆具有优良的柔软弯曲性能,移动方便,满足充电使用需求;控制线对、信号线对绞合后压扁,可以更加匹配地设置于电缆内,电缆的整体结构更加结实可靠,抗挤压、耐扭摆、抗曲绕性能提升,可以满足长期频繁的强度需求,使用寿命延长;电缆各层分布合理紧密,具有良好的耐磨、抗电磁干扰等性能,可以在室外长期可靠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电源线芯,11-电源线芯导体,12-电源线芯绝缘层,2-控制线芯,21-控制线芯导体,22-控制线芯绝缘层,3-信号线芯,31-信号线芯导体,32-信号线芯绝缘层,4-内护层,5-屏蔽层,6-护套,7-控制线对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上,满足频繁移动、长期暴露在室外的工作环境要求。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电源线芯1、控制线芯2、信号线芯3、内护层4、屏蔽层5以及护套6组成。
电源线芯1的数量为三条,成品字形紧密布置。每条电源线芯1包括电源线芯导体11以及包括于其外的电源线芯绝缘层12。电源线芯导体11采用6类铜导体制成的多根软铜丝绞合而成,保证具有优异的柔软性,电源线芯绝缘层12采用不含卤素的90℃高弹性乙丙橡皮制成,确保电缆的电气性能优异,并具有高弹性、耐高低温、耐热力、抗开裂、抗疲劳等性能。
内护层4、屏蔽层5以及护套6从内至外依次包裹于三条电源线芯1的外周。由于三条电源线芯1呈品字形布置,因此内护层4和三条电源线芯1之间会形成三个留空部。内护层4和护套6采用90℃低烟无卤橡皮EVA材料制成,在满足绝缘要求的前提下使得电缆有优异的柔软、低烟、无卤、阻燃、耐磨、耐油、耐酸碱、耐高低温、耐气候、耐湿热、耐扭摆、抗紫外线等性能。屏蔽层5采用编程密度为85%的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改善电缆抗外界电磁干扰性能。具体实施时,内护层4、屏蔽层5和护套6的厚度比例优选为1:1.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7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