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车组撒砂控制系统及该动车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7833.6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翀;李敬雅;陈爱军;谢红兵;李西宁;肖典喜;阳靖;陈建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5/10 | 分类号: | B61C15/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美丽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控制系统 | ||
1.一种动车组撒砂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基本编组内的第一子控制系统(1)和第二基本编组内的第二子控制系统(2),第一子控制系统(1)和第二子控制系统(2)结构相同;第一子控制系统(1)包括司机室(TC)内的扳键开关(S),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控制系统(1)还包括第一撒砂控制列车线(L1)和第二撒砂控制列车线(L2);扳键开关(S)包括与正线(L3)电连接的第一定触点(K1)和第二定触点(K2)、与第二撒砂控制列车线(L2)电连接且与第一定触点(K1)对应的第三定触点(K3)、与第一撒砂控制列车线(L1)电连接且与第二定触点(K2)对应的第四定触点(K4)、扳键手柄(G)上的第一动触点(K5)和第二动触点(K6);每节动车(M)内的撒砂电磁阀(Y1)的一端均与第二撒砂控制列车线(L2)电连接,撒砂电磁阀(Y1)的另一端与负线(L4)电连接;第一子控制系统(1)中的第一撒砂控制列车线(L1)与第二子控制系统(2)中的第二撒砂控制列车线(L2)电连接,第一子控制系统(1)中的第二撒砂控制列车线(L2)与第二子控制系统(2)中的第一撒砂控制列车线(L1)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撒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子控制系统(1)还包括每节动车(M)内的制动控制单元(3),制动控制单元(3)的一端与正线(L3)电连接,制动控制单元(3)的另一端通过相应的撒砂电磁阀(Y1)与负线(L4)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撒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子控制系统(1)还包括司机室(TC)内的脚踏按钮(B),脚踏按钮(B)的一端与正线(L3)电连接,脚踏按钮(B)的另一端与第二撒砂控制列车线(L2)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撒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子控制系统(1)还包括每节动车(M)内的干砂电磁阀(Y2),所述制动控制单元(3)的输出端通过干砂电磁阀(Y2)与负线(L4)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车组撒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子控制系统(1)还包括司机室(TC)内的第一二极管(D1),脚踏按钮(B)和第三定触点(K3)均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撒砂控制列车线(L2)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撒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子控制系统(1)还包括司机室(TC)内的第二二极管(D2),第四定触点(K4)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撒砂控制列车线(L1)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动车组撒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子控制系统(1)和第二子控制系统(2)结构相同。
8.一种动车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动车组撒砂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78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衬底修补结构、制造方法及检测修补方法
- 下一篇: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