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Zigbee的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8308.6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8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彭万里;张剑;孙春凤;姚成宝;张子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igbee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Zigbee的报警器。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可以使用的电量非常有限,而对于有成千上万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说,对电池的更换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闻却要求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因此,如何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池能量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软硬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Zigbee的报警器,基于Zigbee标准构建的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组作为ZigBee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节点以对等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传感器节点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信息,并以ZigBee通信技术向网络中心发布感知信息。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Zigbee的报警器,传感器将信号传给Zigbee通信发射模块,所述的Zigbee通信发射模块将信号无线传递给Zigbee通信接收模块,所述的Zigbee通信接收模块将信号传递给报警模块;
所述的所述的Zigbee通信发射模块包括芯片IC1,所述的芯片IC1的1号引脚、2号引脚、3号引脚与4号引脚并联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IC1的39号引脚并联电容C1的一端、芯片IC1的10号引脚、电容C2的一端、芯片IC1的21号引脚、电容C3的一端、芯片IC1的24号引脚、电容C4的一端、芯片IC1的27号引脚、芯片IC1的28号引脚、芯片IC1的29号引脚、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芯片IC1的31号引脚、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VDD3;
所述的芯片IC1的25号引脚连接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0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9的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IC1的26号引脚连接电容C12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13的一端与电感L3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9的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天线ANT;
所述的芯片IC1的32号引脚并联电容C15的一端与晶振Y2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IC1的33号引脚并联电容C16的一端与晶振Y2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IC1的22号引脚并联电容C18的一端与晶振Y1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IC1的23号引脚并联电容C17的一端与晶振Y1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IC1的40号引脚串联电容C14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IC1的30号引脚串联电阻R4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IC1的41号引脚接地。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感知被测信息,经测量电路输出逻辑信号,该信号唤醒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ZigBee通信模块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发送信息,实现无线报警功能。
2.本实用新型以CC2530芯片为核心,通过对I/O口的状态监测来实现本单元和传感器单元的数据传输,然后通过无线的方式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出去,同时,本单元具备完整的睡眠—唤醒机制,很好的实现了系统低功耗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对于睡眠—唤醒机制,本单元采用自动进入睡眠,电平唤醒的方式。当CC2530主控芯片接收到来自传感器单元的报警信号时,相应的I/O口电平发生改变,从而触发中断,唤醒主控芯片处理相应的数据,并发出相应的本地报警输出及通过无线通信向系统发送出报警信息。当数据处理完毕之后,主控芯片自动进入深度睡眠模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流程示意图。
附图2是Zigbee通信发射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83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监控装置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室外手动消防报警按钮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