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搭边的冲切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8540.X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2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一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4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搭边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搭边的冲切模具。
背景技术
冲切模具是材料成型中常见的一种模具,模具在设计排样时,为了补偿送料误差,使条料对凹模孔有可靠的定位,工件与工件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会留下的工艺余料,以保证工艺外形完整,获得较好的加工质量。当原材料的硬度上调,加之零件的厚度和长度增加,冲裁力变大了,在模具结构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特别是原材料的宽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老工艺冲压原材料搭边量不足,上模的压料力无法压住零件的废料边,导致零件中间应该被切除的部分材料被拉进模腔,从而导致尺寸变差,如果增加原材料宽度,会导致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搭边的冲切模具,解决了遇到高硬度原材料,模腔易变形、零件不合格的问题,同时也没有增加原材料宽度,达到成本不增加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搭边的冲切模具,包括上模架和下模架,所述上模架下侧设有导套,所述下模架上侧设有与所述导套相配的导柱,所述上模架安装有上模,所述下模架安装有下模,所述上模设有定位导向钉,所述下模设有与定位导向钉相配的定位孔;所述上模设有切刀,所述下模设有若干模腔,所述模腔外侧留有搭边,所述模腔与模腔之间无搭边。模具设有的定位导向钉和定位孔,可以防止模具在冲切时产生的冲切偏心力。
优选地,所述模腔外侧留有搭边的搭边量为1mm。
优选地,所述定位导向钉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至少各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下模侧壁上设有风管和风机,所述风管和风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模设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取消模腔与模腔之间的搭边,也就是取消了工件与工件之间的搭边,将省去的搭边设置在工件与余料侧边之间,这样既不会增加原材料尺寸,也增加压料的稳定性,保证生产的零件合格。下模侧壁上设有风管和风机,将产生的零碎废料吹出模腔,以保证不影响下一道工序,由于产生的废料搭边体积较小,在下模设有盖板防止废料乱飞。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零件之间留有搭边值的冲剪排料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零件之间无搭边值的冲剪排料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搭边的冲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原有技术的零件之间留有的冲剪排料示意图,当遇到硬度较大的原材料时,冲裁力变大,容易导致零件中间的部分即搭边被拉进模腔13,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模腔13与模腔13之间不设有搭边,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零件之间无搭边值的冲剪排料示意图,这样增加了压料的宽度,这样就解决了搭边不易被拉进模腔13内。
如图3所示的一种无搭边的冲切模具结构示意图,该无搭边的冲切模具包括上模架1和下模架2,所述上模架1下侧设有导套3,所述下模架2上侧设有与所述导套3相配的导柱4,所述上模架1安装有上模8,所述下模架2安装有下模9,所述上模8设有定位导向钉5,所述下模9设有与定位导向钉5相配的定位孔6;所述上模8设有切刀7,所述下模9设有若干模腔13,如图2所示,所述模腔13外侧留有搭边,所述模腔13与模腔13之间无搭边,模具设有的定位导向钉5和定位孔6,可以防止模具在冲切零件时产生的冲切偏心力。所述模腔13外侧留有搭边的搭边量为1mm。
所述定位导向钉5与所述定位孔6的数量至少各有两个。
零件被冲切后会留下零碎废料,所述下模9侧壁上设有风管10和风机11,所述风管10和风机11相连接,风管10将废料吹出下模9,以便不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由于产生的废料搭边体积较小,为了防止废料乱飞,在下模9上设有盖板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一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一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8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汽车
- 下一篇:用于操作采用非燃烧转矩机械的车辆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