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苹果园专用防护网支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9385.3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2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翟浩;王金政;薛晓敏;陈汝;王贵平;聂佩显;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A01G1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颜洪岭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苹果园 专用 防护 支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苹果园专用防护网支柱,属于果树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苹果栽培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式转变,苹果不套袋栽培是苹果生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不套袋苹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桃小食心虫在不套袋栽培果园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桃小食心虫是为害苹果的一种重要害虫,在山东每年发生2代。目前针对不套袋果园的桃小食心虫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这导致其抗药性增强,不符合生态理念,同时导致不套袋果园施药次数增加,进而增加劳动成本,且化学防治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并不能满足高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控不套袋栽培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针对该防控方法而设计的苹果园专用防护网支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苹果园专用防护网支柱,包括支撑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压板一侧铰接,第一压板的另一侧与第二压板铰接,在支撑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对凸体。此设计的好处在于,由于顶网大多是长条状的网,多个顶网组合连接覆盖整个果园的顶部,整个果园顶部面积较大,通过支柱顶端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可将相邻两个顶网重叠压合,保证整个果园顶部的无缝覆盖。
优选的,所述凸体选用螺栓,螺栓与支撑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成尖锥体。此设计的好处在于,支撑杆插入土壤时,底端的尖锥体结构利于插入土壤,更省力。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还连接三个支腿,三个支腿均布设置在支撑杆的周围,三个支腿的底端设置成尖锥体。此设计的好处在于,支柱一旦固定好后就会使用多年,三个支腿能够提高整个支柱的稳定性,有效支撑顶网和边网,延长支柱使用年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苹果园专用防护网支柱,应用于防控不套袋栽培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方法,该方法将尼龙网、性诱芯诱捕器和地布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对苹果园内的桃小食心虫进行全方位、立体式防控,能够最大限度上减少桃小食心虫对苹果树的危害,利用该支柱,可以在不同地形(丘陵、山地、平原等)上更为方便地架设顶网,能够使顶网适应不同地形来完成整个果园的顶部覆盖。相比传统的防控方法,利用该支柱的防控方法易于实施,便于操作,防控效果好,且该方法环保无污染,苹果不会产生抗药性,符合生态理念,采用该防控方法,可有效提高果园内的苹果产量,且结出的苹果口感好、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柱增设支腿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杆;2、尖锥体;3、凸体;4、第二铰轴;5、第二压板;6、第一压拌;7、第一铰轴;8、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苹果园专用防护网支柱,包括支撑杆1、第一压板6和第二压板5,支撑杆1的顶端通过第一铰轴7与第一压板6一侧铰接,第一压板6的另一侧通过第二铰轴4与第二压板5铰接,在支撑杆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对凸体3。
其中,支撑杆为长柱体,高为3.7m,长为38cm,宽为15cm,凸体距离支撑杆的顶端8cm,同一侧的两个凸体的间距为20cm。
本实施例中凸体选用螺栓,螺栓与支撑杆螺纹连接(相应地,支撑杆上设置有螺纹孔),方便拆卸安装以及后续缠绕细钢丝。
支撑杆1的底端设置成尖锥体2。当支撑杆插入土壤时,底端的尖锥体结构利于插入土壤,可节省人力。
使用时,由于果园中用的顶网大多是长条状的网,宽度一般为5-6m,长度不限,多个顶网组合连接覆盖整个果园的顶部,由于整个果园顶部面积较大,通过支柱顶端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可将相邻两个顶网重叠压合,再借助支撑杆两侧的凸体缠绕细钢丝,可以束缚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固定不动并压紧顶网,保证整个果园顶部的无缝覆盖,同时可有效避免顶网下塌。使用支柱,可以在不同地形(丘陵、山地、平原等)上更为方便地架设顶网,能够使顶网适应不同地形来完成整个果园的顶部覆盖。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9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装置
- 下一篇:露地可移动式遮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