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0262.1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畅俊玲;李秀然;田静静;赵辉;马俊杰;郑会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明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6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农业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些景观或者所在地域资源进行开发并展示的是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这是新时期随着人们的业余时间富余而产生的新型农业形式。
土豆是农业中常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作物,土豆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松土、锄草以及壅土,目前农民采用撅头手工来松土、锄草以及壅土,速度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能够同时完成土豆的松土、锄草以及壅土工作,实现了农业机械的多功能,加快工作速度,降低劳动强度和种植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包括连接杆、手柄、背带、连接环、汽油机、外护壳、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皮带、外护罩和松土锄草装置。
松土锄草装置包括转轴、安装圈、支撑杆、切刀、旋根刀Ⅰ、旋根刀Ⅱ和螺旋输送刀,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圈上,切刀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杆的顶端,旋根刀Ⅰ和旋根刀Ⅱ均固定连接切刀上,螺旋输送刀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安装圈套装在转轴。
外护壳的左右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连接杆,连接环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末端,背带的两端连接在连接环上,手柄的两端连接在连接杆上,汽油机安装在连接杆和手柄上,主动皮带轮安装在汽油机的输出轴上,松土锄草装置设置在外护壳的内部,转轴的两端与外护壳活动连接,并且转轴的末端穿出外护壳连接有从动皮带轮,皮带套装在从动皮带轮和主动皮带轮上,外护罩连接在外护壳的侧壁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所述的螺旋输送刀设置在两个安装圈之间,并且螺旋输送刀位于连接切刀的内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所述的转轴与安装圈之间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所述的手柄上设置有防磨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所述的旋根刀Ⅰ固定连接在切刀的边缘,旋根刀Ⅱ固定连接在切刀的侧壁上,并且旋根刀Ⅰ和旋根刀Ⅱ均为L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所述的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皮带均设置在外护罩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能够同时完成土豆的松土、锄草以及壅土工作,实现了农业机械的多功能,加快工作速度,降低劳动强度和种植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的松土锄草装置1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的松土锄草装置11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杆1、手柄2、背带3、连接环4、汽油机5、外护壳6、从动皮带轮7、主动皮带轮8、皮带9、外护罩10、松土锄草装置11、转轴11-1、安装圈11-2、支撑杆11-3、切刀11-4、旋根刀Ⅰ11-5、旋根刀Ⅱ11-6、螺旋输送刀11-7。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包括:连接杆1、手柄2、背带3、连接环4、汽油机5、外护壳6、从动皮带轮7、主动皮带轮8、皮带9、外护罩10和松土锄草装置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明,未经李延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0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