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术后防肿胀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640.8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0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庭;林志达;杨泰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仑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22 | 代理人: | 梁明升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术后 肿胀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术后防肿胀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整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假体隆鼻和假体隆颏便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两项整形手术。在进行完假体隆鼻和假体隆颏手术之后康复的过程中,手术的部位会形成积液而引起肿胀,造成恢复时间加长,甚至容易造成感染。
现有技术中一般对于积液不进行抽取,通过人体自行进行吸收,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得肿胀时间加长,恢复时间加长,甚至会造成感染。在严重积液时,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注射器抽取积液,但是注射器只能断续地进行积液地抽取,难以一次性抽干,并且多次抽取容易带入细菌,造成伤口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防肿胀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假体隆鼻和假体隆颏手术后积液难以抽取干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防肿胀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第一端与引流球连通,引流球的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单向阀,引流球为空心弹性橡胶球,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套管连通,套管的插入身体内部一端的周向上沿套管的轴向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引液孔。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引液孔设置在套管的相对两侧上。
进一步地,引液孔为大于等于3个小于等于6个。
进一步地,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套管的中部连通,套管的第一端为插入身体内部一端,套管的第二端通过海绵活塞密封,针芯从海绵活塞穿过并从套管的第一端穿出。
进一步地,针芯的露出海绵活塞的一端设置有针芯套,针芯套与针芯固定连接形成针芯的插拔部。
进一步地,套管的第一端设置有橡胶护套,橡胶护套套设于针芯的露出部和套管的第一端上。
进一步地,引流管的第一端与引流球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引流管的第一端形成Y形端,Y形端的第一端与引流球螺纹连接,Y形端的第二端为药物或/和冲洗液注射端,注射端在不进行注射时,注射端与肝素帽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引流管上设置有控制通断的开关。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先通过挤压引流球,使得引流球内部的空气排出,形成负压,再将套管上具有引液孔的一端插入到手术部位的积液处,然后通过胶带将引流球固定在伤口部位,因而引流球内部的负压能够在较长时间持续作用通过引液孔抽取手术部位的积液,避免造成肿胀,从而缩短康复时间,并且不用反复进行抽取,仅需要插入套管一次即可,从而减少感染概率。本实用新型的术后防肿胀引流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术后防肿胀引流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引流管;20、引流球;21、单向阀;30、套管;31、引液孔;32、海绵活塞;40、针芯;41、针芯套;42、橡胶护套;50、肝素帽;6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假体隆鼻和假体隆颏手术后积液难以抽取干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防肿胀引流装置。
如图1所示,术后防肿胀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0,引流管10的第一端与引流球20连通,引流球20的远离引流管10的一端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单向阀21,引流球20为空心弹性橡胶球,引流管10的第二端与套管30连通,套管30的插入身体内部一端的周向上沿套管30的轴向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引液孔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仑,未经杨泰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盒组件和冰箱
- 下一篇:一种吸痰机吸头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