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再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795.1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8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凯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诺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9/08 | 分类号: | F23C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再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再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燃气锅炉在正常情况下完全燃烧,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浓度都比较高,一般在120~150mg/Nm3。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提高,降低污染成为主要目标。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氮氧化物的浓度与PM2.5有着直接的联系,氮氧化物的浓度越高,PM2.5的值就越大,越容易形成雾霾。由此可见,降低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气再循环装置,解决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燃烧器与锅炉出烟口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管道,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一端穿过所述锅炉出烟口且固定设置在所述锅炉出烟口上,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器连通。
进一步,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烟气浓度检测部件和烟气进量控制部件,所述烟气浓度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锅炉出烟口上,所述烟气进量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上,所述烟气浓度检测部件与所述烟气进量控制部件信号连接。
进一步,所述烟气浓度检测部件为烟气分析探头。
进一步,所述烟气进量控制部件包括烟气控制阀和锅炉控制柜,所述烟气控制阀与所述锅炉控制柜通过控制线连接,所述烟气浓度检测部件与所述锅炉控制柜信号连接。
进一步,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法兰,所述法兰套设在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上,所述法兰外侧表面与锅炉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法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法兰分别套设在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前后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燃烧器与锅炉出烟口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管道,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一端穿过所述锅炉出烟口且固定设置在所述锅炉出烟口上,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器连通。因为在燃烧器与锅炉出烟口之间设置烟气再循环管道,而且烟气再循环管道一端穿过锅炉出烟口且固定设置在锅炉出烟口上,烟气再循环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器连通,这样,当锅炉工作时,锅炉尾部产生的烟气依靠燃烧器风机产生的负压吸力,烟气从烟气再循环管道在锅炉出烟口的一端进入,返回的烟气被燃烧器风机吸入后随新鲜的空气和燃料再次喷入炉膛内,因掺杂一部分回流烟气,也限制了炉膛内的氧气含量,炉膛内的处于一种低氧状态下的燃烧,燃烧温度随之降低,锅炉产生烟气的氮氧化物浓度也随之降低,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的排放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循环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满足国家环保标准的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循环装置的烟气再循环管道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烟气再循环管道,2、燃烧器,3、锅炉出烟口,4、烟气分析探头,5、烟气控制阀,6、锅炉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燃烧器2与锅炉出烟口3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管道1,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1一端穿过所述锅炉出烟口3且固定设置在所述锅炉出烟口3上,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1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器2连通。因为在燃烧器2与锅炉出烟口3之间设置烟气再循环管道1,而且烟气再循环管道1一端穿过锅炉出烟口3且固定设置在锅炉出烟口3上,烟气再循环管道1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器2连通,这样,当锅炉工作时,锅炉尾部产生的烟气依靠燃烧器2风机产生的负压吸力,烟气从烟气再循环管道1在锅炉出烟口3的一端进入,返回的烟气被燃烧器2风机吸入后随新鲜的空气和燃料再次喷入炉膛内,因掺杂一部分回流烟气,也限制了炉膛内的氧气含量,炉膛内的处于一种低氧状态下的燃烧,燃烧温度随之降低,锅炉产生烟气的氮氧化物浓度也随之降低,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的排放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循环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满足国家环保标准的排放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诺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诺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藤制品保养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畜禽养殖用环境友好型驱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