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功率增强装置及燃气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890.1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6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泽华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功率 增强 装置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功率增强装置及燃气放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发动机技术普遍存在相比燃油发动机功率下降15%左右的问题,而且燃气时发动机排放很难真正达到目前的国V排放标准,其主要原因是发动机的每次工作循环,以本身是气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时,在发动机气缸内占用了一部分空气的体积(燃油时因燃料为液体颗粒状,占用量可忽略不计),以至于发动机很难达到最佳充气效率以及最佳空燃比,使发动机的功率下降,而目前解决燃气发动机功率下降的问题普遍采用的是设计单一天然气燃料发动机,改型发动机可通过增加气缸压缩比和涡轮增压的方式实现最佳空燃比从而提升发动机的功率的目的,目前只应用于大型客车、卡车上,因目前国内CNG、LNG加气站还不太普遍,加气不是很方便,所以小型车辆一般都不会使用天然气单燃料发动机。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汽油/天然气两用燃料发动机在小型车辆上使用,因可自由选择使用燃油或燃气作为燃料,所以不受加气站的限制,该型发动机最受各车厂欢迎,用户也乐于选择使用两用燃料汽车,但该款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开发一般只是在原款汽油单燃料发动机的基础上加装一套多点直喷燃气系统即可,未对发动机本身及控制系统进行有利于燃气的改进(主要原因是只要改进就会影响用油的使用效果),在此情况下,使用天然气为燃料时,发动机功率因气态天然气燃料占用了气缸内空气的体积,充气效率低下,致使发动机无法达到原使用汽油时的正常功率值。
因此,需要一种在无需对原汽油发动机进行额外改动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的燃气功率增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功率增强装置及燃气放大器,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天然气作为能源时的发动机功率相比与使用燃油的功率低,且天然气不能够充分燃烧造成天然气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功率增强装置,包括多个燃气放大器以及进气歧管;
所述燃气放大器包括燃气进气接口、空气进气接口、混合气体出气接口以及用于混合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室,所述混合室分别与所述空气进气接口和所述混合气体出气接口相连通,所述燃气进气接口通过所述混合室的内壁上的通道与混合室相连通,所述通道和与其接触的朝向混合气体出气接口方向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使燃气通过所述通道流入混合室后,能够沿着内壁朝混合气体出气接口流动;
所述进气歧管包括与所述燃气放大器数量相同的歧管,每个所述燃气放大器通过所述混合气体出气接口与每个歧管的侧壁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放大器还包括外壁,燃气进气接口设置在所述外壁上,所述外壁包裹所述混合室,并与所述内壁组成围绕所述混合室的燃气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混合室的内壁上,所述混合室内部空间为圆台形状,所述空气进气接口对应圆台的截面直径最大的一面,所述混合气体出气接口对应圆台截面直径最小的一面,所述通道位于圆台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歧管上每个歧管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混合气体出气接口相连,所述第二通孔与喷油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歧管上每个歧管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燃气放大器上还设有燃油接口,所述燃油接口与所述混合气体出气接口相连通,所述燃油接口能够与喷油嘴相连通,所述混合气体出气接口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气体出气接口与所述进气歧管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或者,通过卡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点直喷燃气系统,每个所述燃气放大器的燃气进气接口通过燃气导管与所述多点直喷燃气系统相连通。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空气进气接口分别与一根空气导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每个燃气放大器上设有两个相通的空气进气接口,相邻的燃气放大器的空气进气接口通过连接管连通,两端的空气进气接口分别与空气导管和用于封闭接口的管帽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放大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燃气功率增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功率增强装置及燃气放大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泽华,未经刘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柴油和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供气输送气轨
- 下一篇:一种汽车节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