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粮豆秸秆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2374.0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江景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89/00 | 分类号: | A01D8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秸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粮豆秸秆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机自动化的普及,大规模作业的粮豆类农作物收集也普遍采用自动设备,通过收获机一次完成粮豆的连续喂入、脱粒、清选以及装车作业。现有技术的粮豆收获机对处理秸秆副产品时,出口排出,散落在地,依靠传统的收集技术和手段难以实现快速收集,给回收增加了麻烦。如能让粮豆类秸秆成堆放于地上,农民回收装车就方便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粮豆秸秆收集的问题,提供一种粮豆秸秆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粮豆秸秆收集装置,包括一与粮豆收获机的秸秆出口连通的收集网罩, 收集网罩下部设有一自重开启装置;自重开启装置底部设有一对开门,对开门实现关闭通过连杆机构以及设置在连杆机构上的第一配重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对开门上还设有第二配重单元。
所述的第一配重单元具有调节重量结构。
所述的第二配重单元具有调节重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粮豆秸秆收集装置,能将粮豆收获机排出的秸秆收集成堆,并根据设定的重量自动排出,方便收集。该装置结构与收获机组合简单,无需动力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实用性高,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关闭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打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粮豆秸秆收集装置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粮豆秸秆收集装置2,包括一与粮豆收获机1的秸秆出口10连通的收集网罩20, 收集网罩20下部设有一自重开启装置21;自重开启装置21底部设有一对开门22,对开门22通过连杆机构23以及设置在连杆机构23上的第一配重单元24实现关闭。
收集网罩20大体呈三角形长方体,其一端与秸秆出口10连通,包裹住秸秆排出通道,除底部外,其余三面采用护网25围成。对开门22和护网25形成的空腔可积累秸秆。档秸秆积累到一定重量,自重开启装置21将对开门22打开,将成堆的秸秆排出,再第一配重单元24及连杆机构23的作用下,排出秸秆后,关闭对开门22,并继续积累秸秆至一定的重量。
连杆机构23包括一第一连杆31、和一与第一连杆31固定成角45°的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一端与对开门22的左门轴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3和第四连杆34可活动连接;第三连杆33一端与右门轴4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1和第四连杆34可活动连接;第四连杆34一端连接第一配重单元24,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可活动连接。可活动连接采用螺栓限位活动,也可常用铆接限位等结构。
第一配重单元24具有调节重量结构。第一配重单元24设有多组钢板,可通过调节钢板组数来调节重量。
在自动开启装置21上还设有第二配重单元26,固定在与对开门22连接的固定架35上。辅助调节开启重量。第二配重单元26具有调节重量结构。设有多组钢板,可通过调节钢板组数来调节重量。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进行调节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粮豆秸秆收集装置,能将粮豆收获机排出的秸秆收集成堆,并根据设定的重量自动排出,方便收集。该装置结构与收获机组合简单,无需动力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实用性高,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江景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江景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2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