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种肥兼用气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2510.6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李兆东;朱德泉;伍德林;夏萍;江家伍;李兵;陈迎春;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7/2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朱荣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种肥 兼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播种施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组合式种肥兼用气送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一器多行”的集中排种或排肥装置的播种机,相比采用单体单行排种或排肥装置的播种机,具有结构精简紧凑,整机重量小,排种或排肥量易调节等优点,在农业播种和施肥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集中排种或排肥装置中,通常采用导管(导种管或导肥管)将集中排种或排肥装置所排出的种子或肥料导送到土壤中。为了满足作物种植所需的行距要求,尤其是宽行距要求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等,往往需要将播种机架上的集中排种或排肥装置安装于离地面较高的位置,以利于种子或肥料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沿着导管滑下,这必然加大了导管的长度,较长的导管在排种或排肥时大大增加了种子或肥料与导管内壁的碰撞次数,导致种子或肥料滑出导管、落入土壤的时间随机变化波动大,对于排种,会造成播种机前进方向上播种穴距的均匀性较差,增大了播种穴距的变异系数,降低了播种质量,增加了后期间苗和补苗的工作量;对于排肥,会造成播种机前进方向上肥料条施的均匀性较差,甚至出现导管堵塞、肥料断条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导种或导肥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种肥兼用气送装置,适用于穴播作物播种和肥料条施的组合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种肥兼用气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种喉颈(1)、收缩头(2)和扩张头(3),所述导种喉颈(1)由圆柱状喉颈(1a)和斜圆锥状导种口(1b)构成,所述斜圆锥状导种口(1b)的小端出口与所述圆柱状喉颈(1a)的内管相通,所述圆柱状喉颈(1a)的上端部安装有收缩头(2),所述圆柱状喉颈(1a)的下端部安装有扩张头(3)。
所述的导种喉颈(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上螺纹段(1c)、下螺纹段(1d),且通过螺纹与收缩头(2)和扩张头(3)安装配合。
所述的收缩头(2)由进气段(2a)、圆锥收缩段(2b)和连接段(2c)构成,所述收缩头(2)的连接段(2c)内管壁设有螺纹段一(2c1),用于连接所述导种喉颈(1)的上螺纹段(1c),所述收缩头(2)的圆锥收缩段(2b)与所述螺纹段一(2c1)的连接处设有过渡收缩凸台(2b1),用于所述收缩头(2)与所述导种喉颈(1)内管壁等径过渡。
所述的扩张头(3)由出气段(3a)、圆锥扩张段(3b)和连接段(3c)构成,所述扩张头(3)的连接段(3c)内管壁设有螺纹段二(3c1),用于连接所述导种喉颈(1)的下螺纹段(1d),所述扩张头(3)的圆锥扩张段(3b)与所述螺纹段二(3c1)的连接处设有过渡扩张凸台(3b1),用于所述扩张头(3)与所述导种喉颈(1)内管壁等径过渡。
所述导种喉颈(1)主要结构参数包括喉颈内径d1、喉颈螺纹外径d2、斜圆锥状导种口大端入口直径d3、斜圆锥状导种口小端出口直径d4,所述导种喉颈(1)的喉颈内径d1大于所播种子的最大尺寸Lmax,所述斜圆锥状导种口的小端出口直径d4大于所播种子的最大尺寸Lmax,且不大于喉颈内径d1,所述导种口(1b)的大端入口直径d3根据排种器排种口或排肥器排肥口的大小进行配套设计。
所述导种喉颈(1)斜圆锥状导种口(1b)的中轴线与所述导种喉颈(1)圆柱状喉颈(1a)的轴向长度的中间对称面S相交,其所形成的空间夹角γ在0°~60°范围内;所述导种喉颈(1)设计、安装时,所述喉颈(1a)轴向与水平面H的倾角α和所述导种口(1b)中轴线与水平面H的倾角β应不小于所播种子或肥料的自流角;所述导种喉颈(1)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或3D打印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2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单元及内窥镜
- 下一篇:具有导热流体的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