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覆有连续层压板的收口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2929.1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崇联;魏金芳;郑绪平;方雪涛;黄镜澳;官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霍尔茨门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7 | 分类号: | E04F13/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91 | 代理人: | 陈靳秋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有 连续 层压板 收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覆有连续层压板的收口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收口条普遍耐磨性较差,在使用时表面容易产生划痕;另外,在包覆收口条时通常只能对每个面单独进行贴面,收口条的贴面之间会产生缝隙,如采用整体包覆则会使包覆材料因弯折导致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加强收口条的耐磨性,避免贴面之间产生的缝隙,使收口条可以进行整体包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覆有连续层压板的收口条,收口条包括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沿两端延伸分别连接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的夹角为内直角,第二接触面沿一端连接第四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与第四接触面的夹角为外直角,第四接触面沿一端连接第五接触面,第四接触面与第五接触面的夹角为外直角,第五接触面沿一端连接第六接触面,第五接触面与第六接触面的夹角为外倒角,第六接触面沿一端连接第七接触面,第六接触面与第七接触面夹角为外倒角,第七接触面沿一端延伸连接第八接触面,第七接触面与第八接触面的夹角为直角,第八接触面沿一端延伸连接第九接触面,第八接触面与第九接触面夹角为直角,第九接触面沿一端连接第十接触面,第九接触面与第十接触面夹角为内直角,第十接触面沿一端连接第三接触面,第十接触面与第三接触面的夹角为外直角,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第九接触面和第十接触面均与门套的表面贴合;收口条还包括基材层,基材层表面设有包覆层,包覆层与基材层之间设有粘合层;其中,包覆层为连续层压板,连续层压板包括经浸渍三聚氰胺甲醛胶软化后的木纹原纸,木纹原纸与无纺布通过连续热压制成连续层压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接触面的长度均相同,其中,第三接触面的宽度大于第十接触面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九接触面和第十接触面之间还包括第十一接触面,第九接触面、第十接触面与第十一接触面的夹角均为外倒角;第六接触面呈弧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为木塑、刨花板、实木指接材、纤维板或密度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层为聚氨酯、聚苯乙烯或不饱和聚酯。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覆层与基材层采用一体包覆工艺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续层压板的厚度为0.1mm-0.3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造型线条包覆连续层压板,增加了耐磨性;采用软化后的连续层压板,在包覆造型线条时可以采用一体包覆工艺,避免了贴面之间产生的缝隙,包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覆有连续层压板的收口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覆有连续层压板的收口条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层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材层,2、粘合层,3、包覆层,4、木纹原纸,5、无纺布,10、收口条,101、第一接触面,102、第二接触面,103、第三接触面,104、第四接触面,105、第五接触面,106、第六接触面,107、第七接触面,108、第八接触面,109、第九接触面,110、第十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霍尔茨门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霍尔茨门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2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装饰型材
- 下一篇:低压柜可调式框架断路器安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