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3750.8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常福文;李永跃;郭宝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寿光万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22 | 分类号: | B66F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张迎召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车。
背景技术
机械(英文名称:machinery)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机械,他们是简单机械。而复杂机械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通常把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在机械生产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运输工具,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运输工具的制造也是越来越多样化。比较常见的就是升降车,在机械生产中,大部分升降车,都是针对高度进行调节,只能实现升降功能,功能比较单一,在运输大型工件物品时,只能升降的升降车就显得用途较小。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车,其可以在运输过程中对升降车进行微调,便于运输物品的取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车,所述升降车包括升降装置、支撑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从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手柄、驱动块、两驱动杆和锥齿轮,所述驱动手柄通过旋转杆连接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分别铰接两驱动杆前端,两驱动杆后端分别位于锥齿轮的限位空间内,所述两驱动杆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从动装置包括升降杆、直齿轮和从动轴,所述直齿轮通过从动轴固定连接锥齿轮,所述升降杆上设有齿轮结构,且与直齿轮相啮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架、把手架、支撑架和承载板。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两端分别铰接把手架和支撑架,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铰接固定架和支撑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车,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一封闭的外壳,所述驱动装置和从动装置位于外壳内部,且外壳上设有可容纳所述升降杆升降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车,所述驱动杆上安装有橡胶绳,所述橡胶绳穿过外壳位于外壳外部,所述橡胶绳与外壳接触处安装有滑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车,所述两驱动杆分为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后端弯折成型,所述第二驱动杆后端呈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车,所述从动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可容纳直齿轮宽度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车,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车,所述升降车包括升降装置、支撑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从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手柄、驱动块、两驱动杆和锥齿轮,所述驱动手柄通过旋转杆连接驱动块,转动驱动手柄可以带动驱动块上下移动,所述驱动块分别铰接两驱动杆前端,驱动块的运动带动驱动杆运动,两驱动杆后端分别位于锥齿轮的限位空间内,从而带动锥齿轮的旋转,在运转过程中可以节省力气,减轻工作负担。所述两驱动杆之间安装有弹簧,可以保证两驱动杆在锥齿轮旋转过程中会复位。所述从动装置包括升降杆、直齿轮和从动轴,所述直齿轮通过从动轴固定连接锥齿轮,保证锥齿轮与直齿轮能够同步运行,所述升降杆上设有齿轮结构,且与直齿轮相啮合,直齿轮的运转带动升降杆,使升降杆实现升降功能。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架、把手架、支撑架和承载板。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两端分别铰接把手架和支撑架,旋转把手架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带动支撑架,使其进行运动,实现上升下降功能,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铰接固定架和支撑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升降装置实现承载板的升降,有利于在运输物品时对物品的取放。升起承载板,使承载板处于倾斜状态时,可以方便大型物品的移动,节省时间。转动把手架可以对承载板进行整体升降,在运输取放物品时,可以根据客户所需要的高度进行微调,便于对承载板上物品的取放,节省时间,提高了装卸物品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从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寿光万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寿光万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3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S码译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维修用起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