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4040.7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于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43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芯片 系统 | ||
1.一种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微流体芯片、负压产生装置、用于盛放样品的容器;
其中,所述微流体芯片具有供流体通过的流体通道,并且所述流体通道具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
所述容器具有容器出口,所述容器出口与所述通道入口相互连通;
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作用于所述通道出口;
所述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还包含:用于控制所述容器出口和所述通道入口之间通断的第一截流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和所述通道出口之间通断的第二截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流机构包含:第一柔性阀体、第一推杆伸缩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阀体具有第一阀体通道,所述第一阀体通道具有与所述容器出口相互连通的第一阀体入口、与所述通道入口相互连通的第一阀体出口;
所述第一推杆伸缩装置在伸展时抵持所述第一柔性阀体,并使所述第一阀体通道变形,所述容器出口和所述通道入口断开连通;在所述第一推杆伸缩装置收缩时,所述第一阀体通道还原,所述容器出口和所述通道入口继续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伸缩装置替换为第一夹持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在夹紧时抵持所述第一柔性阀体,并使所述第一阀体通道变形,所述容器出口和所述通道入口断开连通;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释放时,所述第一阀体通道还原,所述容器出口和所述通道入口继续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入口位于所述微流体芯片的表面;
所述第一柔性阀体可拆卸式地紧密贴合在所述微流体芯片的表面;
所述容器为第一适配管,所述容器出口为第一尖嘴出口,所述第一尖嘴出口可插拔式地插入在所述第一阀体入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阀体具有供所述第一推杆伸缩装置伸入的第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截流机构包含:第二柔性阀体、第二推杆伸缩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柔性阀体具有第二阀体通道,所述第二阀体通道具有与所述通道出口相互连通的第二阀体入口、与所述负压产生装置相互连通的第二阀体出口;
所述第二推杆伸缩装置在伸展时抵持所述第二柔性阀体,并使所述第二阀体通道变形,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和所述通道出口断开连通;在所述第二推杆伸缩装置收缩时,所述第二阀体通道还原,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和所述通道出口继续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伸缩装置替换为第二夹持装置;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在夹紧时抵持所述第二柔性阀体,并使所述第二阀体通道变形,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和所述通道出口断开连通;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释放时,所述第二阀体通道还原,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和所述通道出口继续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出口位于所述微流体芯片的表面;
所述第二柔性阀体可拆卸式地紧密贴合在所述微流体芯片的表面;
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与第二适配管气管连接,所述第二适配管具有第二尖嘴出口,所述第二尖嘴出口可插拔式地插入在所述第二阀体出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体芯片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阀体具有供所述第二推杆伸缩装置伸入的第二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40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下一篇:一种教学化学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