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板厚度控制预制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4235.1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8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华;尹瑞;曲世家;常文强;王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0 | 分类号: | E04G2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厚度 控制 预制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控制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尚未有行之有效的楼板厚度控制方法。若楼板成型厚度小于设计值,将影响结构安全;若成型厚度大于设计值,将增加混凝土用量,同时无法保证楼层净空。因楼板混凝土成型后其厚度无法改变,或在更改成本巨大,所以需要在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证楼板成型厚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板厚度控制预制构件,能够在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效控制楼板厚度,保证楼板成型厚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板厚度控制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构件包括上下两个相同的预制件以及支撑件,通过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预制件和所述下预制件,使所述上预制件与所述下预制件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预制件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正柱体,所述支撑件为钢筋;所述预制构件的总高度等于所浇筑楼板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正柱体结构为圆柱体、正方体或者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利用混凝土和钢筋制作与楼板厚度相同的预制构件,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楼板厚度,而且不需要取出,可让其与楼板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的钢筋对楼板能够起到再次加固的作用,在控制楼板成型厚度的同时也避免了渗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平面布置图;
图中:1-上预制件、2-支撑件、3-下预制件、4-楼板模板、5-预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楼板厚度控制预制构件,该预制构件5包括上下两个相同的预制件以及支撑件2,通过支撑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预制件1和所述下预制件3,使所述上预制件1与所述下预制件3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上下预制件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正柱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半径10cm、厚度2.5cm的圆柱体,所述支撑件2采用两根直径12cm的段钢筋;所述预制构件5的总高度等于所浇筑楼板的厚度。
上下预制件制作模具采用直径10cm 的PVC管,先制作上预制件1,并固定支撑件2的一端,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可制作下预制件3,并固定在支撑件2的另一端,拆模后可得本实用新型楼板厚度控制预制构件5。预制构件5的总高度等于楼板板厚。
如图4所示,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制构件5放置在楼板模板4的表面上,并将预制构件5的支撑件2与楼板的钢筋焊接,保证预制构件5安放稳定,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制构件5发生倾斜。浇筑楼板混凝土时,振捣密实后收面至与预制构件5的上预制件1的上表面平齐,即可保证楼板混凝土成型厚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4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杂环两性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轻钢墙体的起吊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