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衣取暖两用暖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5160.9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9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羽超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6;D06F58/20;D06F5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2021 广东省揭阳市试验区凤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暖 两用 暖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是一种干衣、取暖两用暖风机。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中,为解决雨季或冬季时凉晒衣物不易干的问题可使用干衣机,为解决室内取暖的问题可使用暖风机,并且现有技术中还有同时兼具干衣、取暖两种的家电设备。
比如专利号为CN200620068175的中国实用新型“家用干衣暖风两用机”,以及专利号为CN92237567的中国实用新型“烘干取暖两用机”,都兼具干衣、取暖两种功能。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仅仅只考虑到通过热风达到干衣、取暖两种功能,却并未充分考虑到设备的适用性,比如出风口的防水性能、送风角度等皆未能得到妥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干衣、取暖两用暖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干衣、取暖两用暖风机,包括具有出风口的机身外壳,对应出风口在机身外壳的内部设有风扇,风扇与出风口之间设有电热装置,对应出风口在机身外壳的外部设有挡水装置,挡水装置包括设于出风口内的第一防水罩、设于第一防水罩上的第二防水罩,第一防水罩和第二防水罩均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防水板,防水板之间的间隔构成风道,第一防水罩和第二防水罩的防水板交错分布使得第一防水罩的各风道上方皆分布有第二防水罩的防水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防水板沿其长度方向成中部凸起的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防水板沿其宽度方向成中部凹陷的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电热装置是PTC发热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机身外壳内设有驱动电热装置和风扇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并用于调节电热装置和风扇输出功率的档位开关,机身外壳上设有与档位开关连接的档位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机身外壳内设有驱动电热装置和风扇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并用于调节的电热装置和风扇工作时间的定时开关,机身外壳上设有与定时开关连接的定时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机身外壳背向于出风口的一面设有干衣模式底座,干衣模式底座具有将该面放置在地面的支撑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机身外壳垂直于出风口的一面设有取暖模式底座,取暖模式底座具有将该面放置在地面的固定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防水罩上和第二防水罩实现双重防水,用作干衣功能时既不影响送风又能有效防止水滴洒入内部,用作取暖功能时可以摘除双重防水网保证热力输出,因此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干衣、取暖两用暖风机,包括具有出风口10的机身外壳1,对应出风口10在机身外壳的内部设有风扇11,风扇11与出风口10之间设有电热装置12,对应出风口11在机身外壳1的外部设有挡水装置2,挡水装置2包括设于出风口11内的第一防水罩21、设于第一防水罩21上的第二防水罩22,第一防水罩21和第二防水罩22均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防水板23,防水板23之间的间隔构成风道24,第一防水罩21和第二防水罩21的防水板23交错分布使得第一防水罩21的各风道24上方皆分布有第二防水罩22的防水板23。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衣、取暖两用暖风机,通过第一防水罩上和第二防水罩实现双重防水,用作干衣功能时既不影响送风又能有效防止水滴洒入内部,用作取暖功能时可以摘除双重防水网保证热力输出,因此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防水板23沿其长度方向成中部凸起的弧形,可以形成流道,防止水滴集聚,使其及时流走。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防水板23沿其宽度方向成中部凹陷的弧形,可以形成反射,有效防止水滴溅射到机身外壳内部。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电热装置12是PTC发热片,体积小、噪声少、好安装。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机身外壳1内设有驱动电热装置12和风扇11的电路板13,以及与电路板13连接并用于调节电热装置和风扇输出功率的档位开关14,机身外壳1上设有与档位开关14连接的档位旋钮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羽超,未经黄羽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5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稀土永磁压机上料装置
- 下一篇:粒度砂料仓卸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