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长单刃螺旋铣刀加工的四轴数控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5270.5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2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陈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泰和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5/02;B23Q5/3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高端装***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长 螺旋 铣刀 加工 数控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长单刃螺旋铣刀加工的生产和修磨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加长单刃螺旋铣刀加工的四轴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数控装置是对机床进行控制,并完成零件自动加工的专用电子计算机。它接收数字化了的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插补运算,用运算结果实时地对机床的各运动坐标进行速度和位置控制,完成零件的加工。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中枢,在普通数控机床中一般由输入装置、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和输出装置组成,数控装置接收输入介质的信息,并将其代码加以识别、储存、运算,输出相应的指令脉冲以驱动伺服系统,进而控制机床动作,在计算机数控机床中,由于计算机本身即含有运算器、控制器等上述单元,因此其数控装置的作用由一台计算机来完成。
目前在加工加长单刃螺旋铣刀方面,国内还普遍存在难以保证加长单刃螺旋铣刀的圆周跳动问题,某些生产厂家还依靠进口五轴数控机床来完成生产。因此,通过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实现以四轴联动来完成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加工任务,在生产环节、加工效率、产品质量、设计标准、制造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需要针对机床结构进行一定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加长单刃螺旋铣刀加工的四轴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加长单刃螺旋铣刀加工的四轴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底部设有基座脚,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X轴机构,所述X轴机构的一侧设有Y轴机构,所述Y轴机构的一侧设有A轴机构,A轴机构的右侧设有全托支撑,全托支撑的一端与A轴机构相连接,所述Y轴机构的一侧设有Z轴机构,所述Z 轴机构的一侧设有压缩气囊,压缩气囊与Z轴机构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压缩气囊的右侧设有旋转刻度盘,所述旋转刻度盘的中间设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的一侧设有腔体,所述冷却单元的另一端设有开槽砂轮以及抛光砂轮电主轴,冷却单元的底部设置在腔体上,通过固定螺丝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槽砂轮以及抛光砂轮电主轴的一侧设有钣金机罩,所述钣金机罩的一端设有清边砂轮以及刻背砂轮电主轴,清边砂轮以及刻背砂轮电主轴的部分设置在钣金机罩的内部,所述清边砂轮以及刻背砂轮电主轴的一端设有砂轮,所述砂轮通过外侧的螺丝与清边砂轮以及刻背砂轮电主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钣金机罩的另一端设有切割线,所述切割线的一端与钣金机罩相连,切割线的另一端与工作台相连。
优选的,所述X轴机构,Y轴机构,Z轴机构三个直线轴按数学模型垂直叠加安装,A轴机构固定在Z轴机构上,各个砂轮组不做位移移动。
优选的,所述全托支撑位于工件的下方,砂轮位于工件的上方,互不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机械加工单元由A轴机构、X轴机构、Y轴机构、Z轴机构及相应的辅助装置组成联动并配以全托支撑来进行自动化加工,从而完成加长单刃螺旋铣刀的生产和刃磨任务,通过四轴联动可完成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加工任务,具有生产稳定可靠、加工效率高、产品质量可达设计要求、价格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X轴机构;2、Y轴机构;3、Z轴机构;4、A轴机构;5、全托支撑;6、开槽砂轮以及抛光砂轮电主轴;7、清边砂轮以及刻背砂轮电主轴; 8、保护罩;9、工作台;10、基座脚;11、切割线;12、腔体;13、压缩气囊;14、旋转刻度盘;15、钣金机罩;16、冷却单元;17、砂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泰和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泰和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5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铣复合装置
- 下一篇:芯片引脚的全自动加工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