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液体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7227.2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欣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欣玲 |
主分类号: | F24J2/34 | 分类号: | F24J2/34;F24J2/08;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599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液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储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利用已经普遍了,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但是其能量利用有限,而且很大一部分太阳能在利用过程中被反射出去。目前也有一些利用咸水来收集太阳能,但是,人们在对太阳能的利用和储存上仍存在着利用率低、转换率低、分散利用难集中、成本高等方面欠缺。一般的盐水储能中,利用盐水和淡水的自然分层,提高储能效果,但是自然分层并不能够持续稳定,且容易造成盐水层的淡化,影响到吸热储热,且在吸收太阳能时,直接简单接收太阳光照,光线不够集中,热量吸收利用较低,同时缺少提高吸热储热能力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液体储能装置。利用透镜聚集更多的光线,透明隔膜将盐水层和淡水层彻底分层,通过保温吸热材质提高热量的吸收和存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液体储能装置,包括储能池;所述的储能池底面和四周内壁表面均贴合安装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外表面涂覆有吸热涂层;储能池上端开口且覆盖有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面积大于储能池;菲涅尔透镜下端均匀设置有支撑腿;储能池内密封设置有水平的透明隔膜,透明隔膜将储能池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淡水层,下层为盐水层;淡水层连通有补水管,盐水层连通有进水管,补水管和进水管均穿过储能池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太阳能液体储能装置的在储能池的底部,即盐水层内安装有导热箱,导热箱内填充有氯化烷;导热箱上端连通有蒸汽导管;蒸汽导管的另一端与汽轮发电机组的动力输入端连通;汽轮发电机的冷凝端连通有冷凝管,冷凝管另一端与导热箱连通;冷凝管内安装有单向阀;蒸汽导管内安装有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在电磁阀与导热箱之间;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处理器与电磁阀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太阳能液体储能装置的盐水层内均匀分布有上下对流装置;所述上下对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导流管;导流管上端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端与导流管上端连通,导流管下端出口与盐水层最底端齐平。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太阳能储能装置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盐水的密度较大且能够分层停留在底部,同时盐水层吸热储热能力较强,而散热大部分发生在水面的现象,使盐水层吸收并将热量存储于底部,储热温度较高,延长太阳能储能时间,实现“热量银行”的零存整取。保温层能够减少存储热量的散失,进一步延长热量的储存时间,在保温层外表面涂覆吸热涂层,即深色的涂料,提高对光能吸收的效率并能够吸收更多的光能,吸热本领更强,菲涅尔透镜能够将光线聚集,使周围空间的能量更多的集中到储能池,透明隔膜将储能池内分为上下两层,使淡水层和盐水层界限分明,且不会发生对流,提高储能能力;
2、利用盐水层储存的热量,对导热箱内的氯化烷物质加热,当温度达到90度时,氯化烷就会变成蒸气,当氯化烷蒸气达到4个大气压时,气压传感器进行检测并通过处理器控制电磁阀导通,蒸气经过蒸汽导管,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使热能转化为电能,蒸气冷却后,由冷凝管回流到导热箱内,循环利用;
3、在能量吸收储存或能量利用时,盐水层内的快速对流能够加快盐水层内的热量流动,使热量较低的区域更快的吸收能量,提高热量的存储速率或热量的利用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中,1、储能池;2、保温层;3、吸热涂层;4、菲涅尔透镜;5、支撑腿;6、透明隔膜;7、淡水层;8、盐水层;9、补水管;10、进水管;11、导热箱;12、蒸汽导管;13、汽轮发电机组;14、冷凝管;15、单向阀;16、电磁阀;17、气压传感器;18、导流管;19、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欣玲,未经沈欣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7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