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料装置冷凝水排放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7263.9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3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鸿;周木荣;何明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18 | 分类号: | A24B15/18;B67D7/80;B67D7/7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熊靖宇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料 装置 冷凝 排放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烟领域,特别是一种加料装置冷凝水排放管路。
背景技术
加料装置主要用于制丝线加料工序,其功能是将配置好的料液按产品配方要求准确均匀施加在加料机内的烟叶,用来改善物料吸味,满足增香、保润、防霉等各种要求。
该装置主要技术性能为将配置好的料液温度控制在45±3℃、料液引射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同时能提供≥80℃清洗热水。如果料液温度控制不好,将导致料液不符合工艺要求,料液引射蒸汽压力控制不好,将导致料液雾化效果等质量问题。
现有的加料装置其冷凝水排放管路如附图1所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第一单向阀1安装方向错误,一旦料罐加热时(即气动球阀2和气动球阀3打开),压力较大的气源冷凝水经过第一单向阀1、气动球阀2、料罐、气动球阀3、气动薄膜调节阀4、气动球阀5流至压力传感器6,导致压力传感器的压力由之前的0.2MPa突然升高,最终导致料液跟踪曲线波动大;
二是由于汽源冷凝水与料罐和水罐冷凝水存在交叉,导致水罐冷凝水和料罐冷凝水分别被气源冷凝水堵在第二截止阀7和气动球阀2处,导致水罐冷凝水无法通过第二截止阀7、料罐冷凝水无法通过气动球阀2进行排放到冷凝水回收口,引发料液温度无法控制和水罐内的水无法升温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保证料液温度控制稳定、水罐升温正常、料液引射蒸汽压力稳定的加料装置冷凝水排放管路。
一种加料装置冷凝水排放管路,包括蒸汽管路、与蒸汽管路连接的料罐系统和与蒸汽管路连接的水罐系统,所述料罐系统的料罐冷凝水排放管通过气动球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五截止阀与冷凝水回收出口连通,所述水罐系统的水罐冷凝水排放管通过第二截止阀、第三单向阀和第五截止阀与冷凝水回收出口连通。
所述蒸汽管路的气源冷凝水排放管通过第一截止阀与冷凝水回收出口连通,所述第三截止阀、过滤器、疏水阀、观视镜、第二单向阀、第四截止阀依次通过管路串联后与第一截止阀并联,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入口和第三截止阀的入口分别与气源冷凝水排放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出口和第四截止阀的出口分别与冷凝水回收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单向阀使得料罐冷凝水排放管内的冷凝水只能朝冷凝水回收出口方向流动,所述第三单向阀使得水罐冷凝水排放管内的冷凝水只能朝冷凝水回收出口方向流动,所述第一单向阀出口和第三单向阀出口连接后再通过第五截止阀与冷凝水回收出口连通。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料罐冷凝水经气动球阀、第一单向阀和第四截止阀进入入冷凝水回收出口,水罐冷凝水经第二截止阀、第三单向阀和第五截止阀进入冷凝水回收出口,从而解决料罐和水罐冷凝水排放不畅问题。另外,由于气源冷凝水不再与料罐冷凝水交叉,即使料罐系统内的料罐加热时(即气动球阀打开),气源冷凝水也无法流至压力传感器,解决了料液引射压力突然增高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加料装置后,料液温度控制稳定,水罐水升温正常,料液引射压力控制稳定,料液跟踪曲线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原加料装置冷凝水排放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加料装置冷凝水排放管路,包括第一截止阀4、第一单向阀5、第五截止阀8、第三单向阀7、第三截止阀9、过滤器10、疏水阀11、观视镜12、第二单向阀13、第四截止阀14及之间所连接的管路。所述截止阀9、过滤器10、疏水阀11、观视镜12、单向阀13、截止阀14进行串联,串联后管路与第一截止阀4为并联,所述第一截止阀4入口和第三截止阀9入口分别对接气源冷凝水排放管路,所述第一截止阀4出口和截止阀14出口分别对接冷凝水回收口;所述第一单向阀5安装方向为从左至右,其入口对接料罐冷凝水排放管路,所述第三单向阀7安装方向为从上至下,其入口对接水罐冷凝水排放管路,所述第一单向阀5出口和第三单向阀7出口对接汇总后与第五截止阀8相连,最后对接冷凝水回收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7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