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张线夹防脱后备金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8439.2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冯振波;孙鑫茂;吴晓杰;李德疆;蔡金林;林立霏;卓晗;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上海申坚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H02G7/05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张线夹防脱 后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耐张线夹防脱后备金具。
背景技术
运行线路中的导线压接管,因液力压接成型时施压不足、模具变形没达到应有的压缩比,或因新旧导线接续、净化工作不到位、耐张线夹引流板螺栓紧力不足等问题,易发生压接管抽线、断裂、发热烧伤导致导线落地,线路中止供电。特别是跨越高速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及市政重要设施的输电线路耐张型压接管, 一旦断裂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次生危害。目前的防护措施大都通过加装预绞式全张力线夹(预绞式全张力接续条)方式进行补强,且有足够握紧力。但因其结构复杂、长度长,要在有电线路耐张压接管处采用等电位帯电安装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牢固又轻巧,既可有效解决耐张导线压接管故障断裂时也不会发生掉线及中断供电问题,也能在高空带电安装时更加便捷安全的耐张线夹防脱后备金具。
一种耐张线夹防脱后备金具,包括有U型拉环、内套、外套,在U型拉环的两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外套套在内套之外,在使用时内套安装在耐张线夹附近导线上,内套由两个半圆构成,其内径等于导线外径,外套由两个半片构成,每个半片括有半圆柱,在半圆柱的开口两侧分布有凸耳,凸耳沿半圆柱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两个半片的凸耳在两个半圆柱合拢时呈交错排列,其中一片半片的凸耳嵌入另一片半片的两凸耳之间的间隔中,在凸耳上设置有通孔,两半片合拢时凸耳上的通孔相贯通,半片半圆柱的内径等于内套的外径,工作时U型拉环的两端穿过外套的凸耳,用螺母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耐张线夹防脱后备金具,在使用时,U型拉环后部套穿入导线耐张压接管钢锚环, 前端的两螺杆穿入外套两侧凸耳套通孔后用螺母锁紧。
在拧紧U型拉环两螺杆螺母时,外套会沿导线轴向发生滑移。而外套里面的内套因其后端面是抵靠在原有的导线耐张压接管铝管端口处的,不会跟随外套滑移。因此,当钢外套向原有的导线耐张轴向滑移时,便会产生相应的径向收缩力,压迫铝质内套紧箍导线。且紧箍力随着U型拉环拉力的增大而增加。而后再将分流线一端用分流线夹安装于导线上,分流线的另一端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引流线上。
所述的内套的外周面为沿其轴线方向的锥形结构,所述的外套的内周面为沿其轴线方向的锥形结构,两者的锥度相同配合使用。
将内外套制成锥形结构,具有紧箍力随着轴向拉力的增大而增加的功能。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耐张线夹防脱后备金具,因其承力夹具采用内外锥套配制的型式,具有紧箍力随着轴向拉力的增大而增加的功能。又因是依靠串接于导线耐张压接管钢锚环U型拉环的两螺杆穿入其两侧耳环孔后承受导线张力的,始终保持适度张紧状态,且万一在导线耐张压接管掉线时也不会产生冲击力。承担导线电气分流的防护金具,分流线段采用与原线路型号相同的导线线段。两端可根据紧固力的大小固定装置3~5个铝合金紧箍线夹,不仅紧箍力大,且不会损伤导线。承担导线机械张力的防护金具,仅由三个部件组成。紧箍夹具采用内外锥套配制的型式,轻巧简单、安装方便。承担导线电气分流的防护金具,分流线段短,两端为铰合式紧箍线夹,适合等电位电工一人操作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耐张线夹防脱后备金具设计合理、携带及安装方便,作业过程劳动强度小,所需人员少,劳动效率高,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分流线夹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耐张线夹防脱后备金具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承力装置内、外套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的右视图。
图8是半片之一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另一半片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右视图。
图12是内套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
标号说明1U型拉环2内套3外套31凸耳32凸耳上的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上海申坚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上海申坚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8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