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热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9191.1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年凤;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沃森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油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导热油炉的储热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拉动了工业链产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促使各地的制造工厂越来越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工业生产中会使用大量的导热油炉进行供能,导热油炉是一种以有机热载体为介质的特种锅炉,通过导热油为循环介质供热的新型热能设备。传统的导热油炉在工作时通常会用到分油缸、集油缸系统进行供热调节,但是分油缸、集油缸系统的用热设备受锅炉流量限制,从而造成各锅炉供热不容易平衡、不易调节、不易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导热油炉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供热平衡、易调节、易监测的储热供热装置。
一种储热供热装置,包括:储热罐、安装于所述储热罐上的若干油路管及气路管、与所述储热罐连接的集油组件;所述储热罐内设有一气压监测器,所述油路管上安装有一油路阀及油量监测器,所述油量监测器位于所述油路阀远离所述储热罐的一侧;所述气路管上安装有一气路阀及气流监测器,所述气流监测器位于所述气路阀远离所述储热罐的一侧;所述集油组件包括与所述储热罐连接的油气分离器、安装于所述油气分离器上的膨胀管及辅助排气管、安装于所述辅助排气管上的排气阀。
上述储热供热装置,包括储热罐、安装于储热罐上的若干油路管及气路管、与储热罐连接的集油组件,其中集油组件由油气分离器、膨胀管、辅助排气管及排气阀组成。使用时,两条油路管与车间的两端连通,通过储热罐形成一个完整回路,不同的气路管与锅炉的两端连通,通过储热罐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膨胀管与膨胀槽底部连通,辅助排气管与膨胀槽顶部连通。由于储热罐的顶部连接的油气分离器及辅助排气管,能确保整个装置及时排气,又能平衡各锅炉的油量,供热平衡。通过设置气压监测器、油路阀、油量监测器、气路阀及气流监测器可以随时监测整个储热供热装置的情况,并进行调节,具有易监测、易调节的特性,非常实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热罐上镀有一层防锈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路管安装于所述储热罐的一侧,所述气路管安装于所述储热罐相对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路管的数量为四条,所述气路管的数量为两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压监测器位于所述储热罐的中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辅助排气管呈L型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储热供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储热供热装置隐藏集油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储热供热装置隐藏集油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储热供热装置,20-储热罐,21-油路管,22-气路管,23-气压监测器,24-油路阀,25-油量监测器,26-气路阀,27-气流监测器,30-集油组件,31-油气分离器,32-膨胀管,33-辅助排气管,34-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储热供热装置10,该储热供热装置10包括储热罐20、安装于储热罐20上的若干油路管21及气路管22、与储热罐20连接的集油组件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沃森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沃森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9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好氧产酸菌对秸秆进行产酸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