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动轴承泄油量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9395.5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0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杨昆;吴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F16C4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轴承 泄油量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泄油测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轴承泄油量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就目前的滑动轴承试验平台,其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第一方面是:根据滑动轴承的结构,测量其径向油膜压力分布和轴向油膜压力分布;第二方面是:测定其摩擦特征曲线,尤其是在低转速演示过程中,观察和计算油膜厚度。
由于传统的滑动轴承测试系统并未考虑对滑动轴承泄油量进行测试,导致不能得到轴承的种类、型号、各安装结构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的泄油量,致使在通过供油泵给滑动轴承进行润滑供油的过程中,难以选择到合适匹配的供油泵。
在供油泵的润滑油供给量与滑动轴承的泄油量不匹配是,可能会导致润滑油供给过甚,造成浪费;同时也会出现因为润滑油供给不足,导致滑动轴承因为磨损而影响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供油泵在给滑动轴承补给供油的过程中,会出现润滑油供给过剩或者供给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滑动轴承泄油量测试装置,包括供油构件、流量计和泄油参数调试构件,所述供油构件包括供油泵和与之管路连通的油箱,所述流量计连接在将所述泄油参数调试构件与供油泵连通的供油管路上,所述泄油参数调试构件用于对滑动轴承泄油影响参数进行调节以得到不同泄油参数与泄油量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所述泄油参数调试构件包括用于滑动轴承安装配合的安装结构、供油温度控制组件、以及油压计,所述油压计连接在所述安装结构与供油泵之间的供油管路上,对安装结构内的油压进行测试;所述流量计与安装结构连接反馈安装结构中的泄油量,所述供油温度控制组件用于对供给的润滑油进行温度监测调控;润滑油供给的油温、油压,以及滑动轴承的安装配合尺寸都会对滑动轴承的泄油量有所影响,通过多个影响因素的调控,更容易从更多的维度来监测泄油量影响因素。
进一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在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滑动轴承的轴承座、以及与转动轴连接并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转动轴穿过轴承座并在二者配合的径向上形成有滑动轴承的安装空间,在轴承座和基座上开设油道,所述油道一端与所述供油管路连通,另一端为滑动轴承供油润滑;在安装结构中通过安装配合尺寸、与滑动轴承配合的转动轴的转速等泄油量影响因素进行监测。
进一步,所述供油温度控制组件包括温度量测计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温度量测计电联配合控制供给的润滑油的油温;此种结构方便温度温控,同时结构简单。
进一步,所述轴承座包括拆装配合而成的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上支座或所述下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方便各种滑动轴承的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轴承,通过所述支撑轴承将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减小摩擦,降低因为转动轴两端的摩擦带来的能量消耗。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为变速驱动电机,所述供油泵为润滑油供给量可变的变速供油泵;驱动电机的转速可变,能方便调整转动轴的转速,改变泄油量的影响因素;同时供油泵的转速可变能保证滑动轴承在测试过程中润滑良好,为可变的润滑油补给提供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保证测试过程中滑动轴承润滑良好的情况下,对不同泄油参数下的泄油量进行实时监测,绘制不同泄油参数对应的泄油量曲线。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滑动轴承进行测试,以实现在使用过程中,参照泄油量曲线,对使用滑动轴承在预设工作条件下的泄油量进行查找,以得到其泄油量值,从而实现参考泄油量值来选取与之相匹配的供油泵。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不绘制泄油量曲线,而是根据选择使用的滑动轴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泄油量,来参考选取与之相匹配的供油泵。通过此种方式能够选取到适应的供油泵,保证了滑动轴承润滑良好,避免了润滑油供给过剩或供给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结构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油构件,11-供油泵、12-油箱;2-流量计;3-安装结构,31-基座、32-轴承座,321-上支座、322-下支座,33-驱动电机,34-安装空间,35-油道,36-转动轴;4-供油温度控制组件,41-温度量测计、42-加热器;5-油压计;6-润滑油;7-滑动轴承,71-上轴瓦、72-下轴瓦;8-支撑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9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鸡粪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有机环保生物发酵复合肥颗粒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