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片拼装位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9416.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雷;翟鹏华;王哲;王润斌;高峰;高江涛;陈建明;李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铁蓝焰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倪青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片 拼装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片拼装位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国产盾构机管片拼装系统根据人眼的观察并采用遥控的方式对执行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管片拼装,然而,采用这种管片拼装方式进行拼装的过程中定位精度差、施工速度较慢,造成施工总成本比较高,近年出现采用电磁感应方式和双目视觉进行定位。然而,电磁感应方式则存在精度有限,且易于受到环境干扰的不足;而双目视觉则由于必须配置至少两个图像传感器,处理计算能力要求高,因而体积和成本都不能得到有效降低。而且这些定位装置,都必须有专用的导航系统软件和计算机,同时必须事先对隧道环境的坐标系与定位装置的坐标系、图像坐标系三者进行配准,体积庞大,成本高昂,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片拼装位姿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运用摄像头拍摄的管片位姿与基准标志单元的位姿进行对比,可快速的检测出管片的位姿是否正确,这样极大的简化了装置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片拼装位姿检测装置,包括柜体、供电单元和输入单元,所述柜体通过活动接头与控制面板固定连接,且活动接头右侧的柜体顶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柜体与柜门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柜门上设置有柜锁,所述柜体内部的上下两层分别安装有处理器和视觉传感器,且柜体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控制面板的左右边缘处设置有蜂鸣器,且控制面板中间位置设置的显示屏的下端安装有功能按键,所述供电单元与视觉传感器之间通过摄像头连接,且视觉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输入单元与控制单元之间通过处理器连接,且基准标志单元的输出端与输入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蜂鸣器、显示屏和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柜体和柜门为不锈钢材质构件,且柜体和柜门的外侧涂有防氧化油漆。
优选的,所述柜体的高度为1000mm,柜体的宽度为500mm。
优选的,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输入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的型号为E3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运用摄像头拍摄的管片位姿与基准标志单元的位姿进行对比,可快速的检测出管片的位姿是否正确,这样极大的简化了装置的结构,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和蜂鸣器可直观的显示检测的结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装置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便于装置的移动,同时柜体上安装有柜门,便于对内部仪器的检修和维护,同时在装置中设置有存储单元,可将检测的结果备份下来,为以后的工程验收提供了便利,本装置设计合理,检测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柜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控制面板;2-活动接头;3-摄像头;4-柜门;5-柜体;6-柜锁;7-铰链;8-万向轮;9-蜂鸣器;10-显示屏;11-功能按键;12-处理器;13-视觉传感器;14-供电单元;15-信号转换单元;16-输入单元;17-控制单元;18-输出单元;19-基准标志单元;20-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铁蓝焰构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铁蓝焰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9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