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割PCB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9895.9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本顺;李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塘厦裕华电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V割PCB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日益普及,如电视机、VCD机、计算机等已进入 千家万户。如此相对应,PCB板的生产也被带动起来。然而,在PCB板的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现 有的一些PCB板,由于外形尺寸很小,客户指定拼版数量和方式,会导致出货时面积很小,客户加工使用时不好操作。
目前在PCB板上加工出V割槽位,采用跳刀V割,容易出现V割进刀口和V割出刀口不能V割到位的情况,此缺陷,用人工目视检查难以检查出来。此类不良口落入到客户端后,在PCB板上插装好电子元器件后分板困难,容易损坏,导致报废,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方便,提高良品率的V割PCB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V割PCB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有效区域和待折区域,待折区域由左待折区域和右待折区域构成,左待折区域位于有效区域的左侧,右待折区域位于有效区域的右侧,左待折区域和有效区域之间及右待折区域和有效区域之间均设有V割位,该V割位上设有防漏测试线路和测试标记位,沿着该V割位切割形成V割槽。
所述防漏测试线路与测试标记位连接。
所述V割位上设有至少两个测试标记位,并且防漏测试线路与有效区域的侧边之间的距离为0.05-0.2mm。
所述板体上的有效区域的长度大于261mm。
所述两个测试标记及一段防漏测试线为一组V割防漏机构,在V割位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V割防漏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在V割位上设置防漏测试线路和测试标记位,在切割形成V割槽后,能够测试针可以方便的检测出V割槽是否切割到位,从而确保良品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V割PCB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有效区域2和待折区域,待折区域由左待折区域11和右待折区域12构成,左待折区域11位于有效区域2的左侧,右待折区域12位于有效区域2的右侧,左待折区域和有效区域之间及右待折区域和有效区域之间均设有V割位,该V割位上设有防漏测试线路3和测试标记位4,沿着该V割位切割形成V割槽5。防漏测试线路与测试标记位连接。
所述V割位上设有至少两个测试标记位,并且防漏测试线路与有效区域的侧边之间的距离为0.05-0.2mm。两个测试标记及一段防漏测试线为一组V割防漏机构,在V割位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V割防漏机构。
所述板体上的有效区域的长度大于261mm。
通过完整的V割槽,可以方便的将左待折区域和右待折区域折断,从而得到有效区域的PCB板。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待V割位设置防漏测试线路和测试标记,可以准确的进行V割。而且,当切割完成之后,可以准确的查看到V割槽内是否还保留有防漏测试线路,可通过测试导针测试。如果测试短路,则说明没有完全切割到位,需要重新切割。如果是开路,则说明已经切割到位,从而有效提高了良品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塘厦裕华电路板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塘厦裕华电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9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碳基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导通孔的假双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