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拾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0013.0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史小文;史卫利;张洪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泰科纳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12 | 分类号: | B01F3/12;B01F15/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拾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伏生产中经常需要固液混合搅拌,液体时树脂二而固体则是银粉,由于粉末状的银粉质量很轻,在往树脂中加入银粉时极易产生粉尘飘散在空气中,操作人员吸入银粉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原料混合又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银粉,这就造成了生产厂家的两难处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粉末拾取装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使用设备进行拾取和加入银粉,全过程均处于密封状态,保证没有粉尘外泄,同时达到定量拾取,保证加入银粉的量符合标准,以此提高效率和增强环保。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末拾取装置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末拾取装置,包括工作台、拾取箱、推送组件、拾取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的工作台位于整个装置的下方,所述的拾取箱位于所述的工作台的上方,与所述的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的推送组件位于所述的工作台的上方,同时位于所述的拾取箱一侧,与所述的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的拾取组件位于所述的拾取箱的上方,与所述的拾取箱固定连接;所述的输出组件位于所述的拾取箱的一侧下部,与所述的拾取箱固定连接。所述的拾取组件包括拾取接头、拾取密封阀、拾取软管、拾取漏斗和真空管接头;所述的拾取接头位于所述的拾取箱的上表面,与所述的拾取箱固定连接;所述的拾取密封阀位于所述的拾取接头上,与所述的拾取接头连接;所述的拾取软管位于所述的拾取接头的上方,一端与所述的拾取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拾取漏斗位于所述的拾取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拾取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的真空管接头位于所述的拾取箱的下部,与所述的输出组件位于所述的拾取箱上的相邻两面,一端与所述的拾取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拾取箱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的观察窗为钢化玻璃窗。
进一步的,所述的观察窗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管接头与拾取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渗透膜和第二渗透膜,所述的第一渗透膜位于所述的拾取箱的内壁内侧上,与所述的拾取箱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渗透膜位于所述的拾取箱的内壁外侧上,与所述的拾取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送组件包括推送板、推送气缸和气缸底座;所述的推送板位于所述的拾取箱的内部,与所述的拾取箱的内壁相抵触,密封所述的拾取箱;所述的推送气缸位于所述的推送板的后方,穿过所述的拾取箱,与所述的推送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气缸底座位于所述的推送气缸的下方,同时位于所述的工作台的上方,两面与所述的推送气缸和工作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送组件所在的所述的拾取箱上的面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贯穿所述的拾取箱的内壁,联通所述的拾取箱的内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气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均布在所述的拾取箱的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出组件包括输送管接头、输送密封阀、输送软管和出口管接头;所述的输送管接头位于所述的拾取箱的一侧下部,与所述的推送组件所在的面相对,与所述的真空管所在的面相邻,与所述的拾取箱固定连接;所述的输送密封阀位于所述的输送管接头上,与所述的输送管接头相连,所述的输送软管位于所述的输送管接头的一侧,一端与所述的输送管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出口管接头位于所述的输送软管的下方,与所述的输送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末拾取装置,使得在向树脂中加入银粉时采用真空抽吸和机械推送的方式,整个过程均位于密闭的容器内,确保没有粉末飘散到空气中,既比人工加粉提高了效率同时又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
其中:1.工作台、2.拾取箱、21.观察窗、3.推送组件、31.推送板、32.推送气缸、33.气缸底座、34.通气孔、4.拾取组件、41.拾取管接头、42.拾取密封阀、43.拾取软管、44.拾取漏斗、45.第一渗透膜、46.第二渗透膜、47.真空管接头、5.输出组件、51.输出管接头、52. 输出密封阀、53.输出软管、54.出口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泰科纳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泰科纳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0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深度远端扫描的拉曼光谱仪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可控式分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