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废气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0337.4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6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程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腾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废气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废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铝钒土矿和铝厂焙烧熟料、氢氧化铝;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石灰窑(即活性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而回转窑所产生的废气排放到大气当中,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现有的回转窑的废气处理系统一般采用废气通入碱水过滤的方法,但使用此法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而且损耗人力,不够便捷且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回转窑废气过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回转窑废气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与回收罐,过滤罐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过滤罐顶部设置有第一顶盖,第一顶盖上设置有与过滤罐内部相通的出气管,回收罐顶部设置有第二顶盖,所述进气管延伸到过滤罐内部,所述过滤罐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搅拌轮,所述过滤罐外侧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搅拌轮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室,所述过滤罐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放管,所述过滤罐侧壁设置有与回收罐内部连通的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顶盖一侧设置有与过滤罐内部连通的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循环管延伸到回收罐内部,且第二循环管位于回收罐内部的管口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二顶盖另外一侧设置有生石灰室,所述生石灰室底部通过第二排放管与回收罐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排放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回收罐底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搅拌轮,所述回收罐底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搅拌轮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回收罐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放管,所述回收罐外侧壁安装有控制板,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与电磁阀均电连接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包括PLC和与PLC连接的电源。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位于过滤罐内的部分呈S型且表面开设有均匀排布的小孔。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室侧面设置有活动的室门。
优选的,所述生石灰室侧面设置有活动的室门。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出气管、第一排放管、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与第三排放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转窑废气过滤装置,有益效果在于:经过过滤罐内的碱液及活性炭吸附室的吸收,废气中的烟尘与酸性物质得到充分的过滤和吸收,同时设置有回收罐,反应后的碱液流入回收罐与石灰石粉反应转换为不溶解的硫酸钙和碱液,并再次返回过滤罐继续使用,由于循环用的水泵及石灰石粉的投放都采用电磁阀控制,节省了人力,消耗的主体为廉价的石灰石粉,同时不产生废水避免了二次污染,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转窑废气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过滤罐1、进气管11、第一搅拌轮12、第一电机13、第一顶盖14、出气管15、活性炭吸附室16、第一排放管17、第一循环管21、第一水泵22、第二循环管23、第二水泵24、过滤网25、回收罐3、第二顶盖31、生石灰室32、第二排放管33、电磁阀34、第二搅拌轮35、第二电机36、第三排放管37、控制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回转窑废气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1与回收罐3,过滤罐1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11,过滤罐1顶部设置有第一顶盖14,第一顶盖14上设置有与过滤罐1内部相通的出气管15,回收罐1顶部设置有第二顶盖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腾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腾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0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