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0718.2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5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家铭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72320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取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身体各部位取暖的多功能取暖器。
背景技术
用于冬季取暖的装置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对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室内保持舒适的温度,或者至少使局部空间温度上升,例如使用各种发热部件配合风扇、反射板或其它散热部件制成的取暖器。这类装置需要耗费较多能源。另一类是局部取暖装置,通过接触实现人的手、脚、身体各部位的取暖。局部取暖装置能耗较低,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要求。
但是,现有的局部取暖装置使用受到限制,一般地,类似热水袋、暖手炉等装置只能用于手部及身体部分部位取暖;单向散热型取暖器则只能用于脚部取暖。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505169U公开了一种定向散热脚部取暖器,包括壳体、加热器,所述壳体由外壳和内胆复合构成,外壳和内胆之间充填有隔热材料,所述内胆内部为容纳水的容腔,顶部设有一覆盖容腔和壳体的散热面板,壳体上位于容腔顶部一侧设有蒸汽通道。该装置可以有效实现定向散热,具有节能效果,但是,一方面只能用于脚部取暖,另一方面,由于容腔内加水,水蒸汽可能导致装置漏电,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取暖器,以使一台取暖器可适用于手部、脚部及身体其它部位的取暖,同时保证使用安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取暖器,包括底座、加热器和蓄能器,设有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上设有蓄能器安装位,所述加热器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上且位于所述蓄能器安装位下方,所述主体支架经转动连接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器通常采用电加热器,相应设置开关、温控器件进行功率调节,还可以设置例如定时器等控制器件。加热器将热能储存于蓄能器中,然后缓慢释放用于取暖。当蓄能器位于主体支架上时,可以直接用于脚部取暖;当主体支架转动方位时,也可以用于身体其它部位取暖;需要时,也可以取下蓄能器,直接使用加热器取暖;取下的蓄能器可以作为暖手炉,用于手部取暖或身体取暖。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支架主要由面板、连接于面板下部一端的转轴安装部、连接于面板下部另一端并延伸至面板中央下方的连接臂构成,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连接臂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由凹面向上的反射板和设置在反射板上方的发热部件构成,反射板的底部与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加热器可以采用卤素管、PTC发热元件或其它现有的加热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支架上与转轴安装部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脚,当所述支撑脚支撑在底座上时,所述面板与底座底面平行。
所述蓄能器安装位为在所述面板上开设的通孔,所述蓄能器的外周形状尺寸与所述通孔配合,蓄能器顶部周边具有凸边,所述凸边外周大于所述通孔,使蓄能器卡设在所述通孔上。一般地,蓄能器外周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角矩形、圆形或椭圆形,通孔的形状与蓄能器外周的形状一致为优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连接机构为,在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支柱,在所述主体支架的面板下部一端设有转轴安装部,所述转轴安装部与所述连接支柱之间经转轴构成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转动连接机构中设有限位结构,使得主体支架在水平至竖直范围内的预设位置被限位。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转轴上的锁紧螺母。当主体支架转动到所需的位置时,旋紧锁紧螺母,使主体支架不再转动,即可实现侧方向取暖。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蓄能器具有一可封闭腔体,所述腔体内填充有蓄热材料。例如,可以采用水或其它高比热的液体材料,也可以采用具有较大比热的固体材料作为填充的蓄热材料。根据使用的蓄热材料不同,蓄能器上可以设置开口、安全阀,也可以完全封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蓄能器与加热器分体设置,蓄能器可以取下单独用于手部及身体部位取暖,也可以放置在主体支架上用于脚部取暖或身体取暖,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将设置加热器的主体支架与底座采用转动方式连接,从而可以调节蓄能器的表面方向,便于实现身体部位取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体支架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连接支柱;3、主体支架;4、面板;5、转轴安装部;6、连接臂;7、支撑脚;8、反射板;9、发热部件;10、蓄能器;11、凸边;12、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家铭,未经田家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0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净化空气的环状出风式暖风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变频远红外电热采暖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