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提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124.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7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模涛;李梦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5/08 | 分类号: | B66B15/08;B66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提升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提升机。
背景技术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而矿井提升机在井工煤矿设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地下矿产的开采,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开采深度也随之增加,矿井提升的难度也在增加,传统的矿井提升机大多采用单根钢丝绳作为直接称重升降,钢丝受力较大易发生事故,平衡绳两侧的提升箱或者平衡重物,在摆动时也容易发生碰撞,上侧的平衡绳股数较少也容易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矿井提升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提升机,包括提升箱一、升降绞车一、升降绞车二和提升箱二,所述提升箱一的下端通过下平衡绳与提升箱二的下端连接,所述提升箱一的顶部和提升箱二的顶部均安装有绕绳装置,所述绕绳装置上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分别连接在上平衡绳的两端,所述上平衡绳跨绕在平衡主轴装置上,所述升降绞车一和升降绞车二分别安装有钢丝绳一和钢丝绳二,所述钢丝绳一的上部和钢丝绳二的上部分别跨绕在导向轮和天轮上,所述钢丝绳一的一端固定在导向轮下方的绳头固定装置上,所述钢丝绳二的一端均固定在平衡主轴装置下方的绳头固定装置上,所述提升箱一的左侧和提升箱二的右侧均通过滑轨连接装置与滑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绞车一、升降绞车二和平衡主轴装置上均安装有制动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丝绳一靠近绳头固定装置的一端和钢丝绳二靠近绳头固定装置的一端均跨绕在从动轮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平衡主轴装置与上平衡绳的接触圆周通过导向轮改变,所述平衡主轴装置与上平衡绳的接触圆周大于二分之一圆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轨连接装置由滑块、铰链和自锁钩构成,所述滑块通过铰链与自锁钩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结合传统矿井提升机,首先,采用两个升降绞车以及钢丝绳绕从动轮作为升降动力机构,既区分了平衡绳两端的动力源,又降低了升降时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提高安全系数,其次,采用平衡主轴装置承担和平衡提升箱和平衡绳的重量以及通过导向轮增加平衡绳与平衡主轴装置的接触圆周,既减少升降钢丝绳的承重又增加了制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了升降绞车的有效载荷,最后,再通过与滑轨的配合,进一步提升安全系数,该矿井提升机结构合理,承载量大,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井提升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井提升机的绕绳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井提升机的绕绳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井提升机的导向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井提升机的滑轨连接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提升箱一、2-绕绳装置、3-升降绞车一、4-升降绞车二、5-钢丝绳一、6-钢丝绳二、7-导向轮、8-上平衡绳、9-天轮、10-平衡主轴装置、11-绳头固定装置、12-提升箱二、13-滑轨连接装置、14-滑轨、15-下平衡绳、16-从动轮、17-连接环、18-滑块、19-铰链、20-自锁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厢永磁感应继电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竖井罐笼矿车出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