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动式靠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350.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3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邦健安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38 | 分类号: | A47C7/38;A47C7/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靠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靠垫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活动式靠垫。
背景技术
靠垫是用来调节人体与座位、床位的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来减轻疲劳。因靠垫使用方便、灵活,便于人们用于各种场合环境。尤为卧室的床上、沙发及座椅上被广泛采用。
当靠垫被用在座椅上时,一般都是设置在与腰部、颈部或者头部对应接触的靠背上,使用时放置在接触面上,一个靠垫一般只能供腰部、颈部或者头部中的一个部位使用,使用比较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活动式靠垫。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活动式靠垫,设于座椅的靠背上,包括靠垫,还包括转动臂与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靠背的接触面上,并铰接所述转动臂的一端,所述转动臂在所述靠背接触面的一侧以所述第一固定件为支点转动;
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靠垫上并铰接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使所述靠垫以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为支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面板、第一加强壁、第二加强壁、第一卡位壁与第二卡位壁,所述第一加强壁与第二加强壁相对设置在面板的同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加强壁未与面板相接的周缘向所述第二加强壁的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卡位壁,所述第二加强壁未与面板相接的周缘向所述第一加强壁的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卡位壁,所述面板设有凸字型缺口,所述凸字型缺口设置在面板的一侧,所述凸型缺口位于所述第一卡位壁、第二卡位壁、第一加强壁与第二加强壁之间,所述转动臂端部被限制在所述第一卡位壁与第二卡位壁的内侧,并使所述转动臂在第一加强壁与第二加强壁之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面板、第一加强壁、第二加强壁、第一卡位壁与第二卡位壁,所述第一加强壁与第二加强壁相对设置在面板的同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加强壁未与面板相接的周缘向所述第二加强壁的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卡位壁,所述第二加强壁未与面板相接的周缘向所述第一加强壁的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卡位壁,所述转动臂端部被限制在所述第一卡位壁与第二卡位壁的内侧,并使所述转动臂在第一加强壁与第二加强壁之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壁与第二加强壁垂直设置在面板的一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靠背的中部,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靠垫的背面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壁与第二加强壁远离面板的一端为圆弧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壁与第二加强壁之间,所述垫片靠近所述第一卡位壁与第二卡位壁的一面为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卡位部,所述转动臂上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部与卡位槽相互配合将转动臂限制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为弧弯状。
进一步的,所述靠垫上还设有按摩器,所述靠垫的背面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凹槽收容有插头,所述插头通过导线与所述按摩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靠垫是直接活动安装在座椅的靠背上,可将一个靠垫使用在身体不同的部位,节省了材料,并且安装简单,易于操作,体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活动式靠垫的一种工作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活动式靠垫的另一种一种工作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活动式靠垫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一种活动式靠垫,设于座椅的靠背1上,包括靠垫2,还包括转动臂3与固定件4,固定件4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设置在靠背1的接触面上,并铰接转动臂3的一端,转动臂3在靠背1设置有第一固定件的一侧以第一固定件为支点转动;第二固定件设置在靠垫2上并铰接转动臂3的另一端,使靠垫2以转动臂3的另一端为支点转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靠垫2是直接活动安装在座椅靠背1上,可将一个靠垫1使用在不同的部位,节省了材料,并且安装简单,易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邦健安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邦健安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