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堆叠产品自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777.1 | 申请日: | 201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2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叶火水;胡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6 | 分类号: | B65G5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叠 产品 自动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叠产品自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卡簧产品本身很小(直径8mm,厚度0.75mm),早期人工操作时候就不好取料,容易丢失。人工操作耗费人工成本且效率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此类分离机构无法做到逐个下料,而自动化必须要满足产品逐个下料,且结构上并不稳定。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堆叠产品自动分离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产品自动分离装置,使得卡簧等堆叠产品快速而准确的逐个取料。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堆叠产品自动分离装置,包括自动叠料部件、浮动分离部件及主动推进部件,所述自动叠料部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导向杆,待分离的堆叠产品套于所述导向杆中,所述浮动分离部件包括跌落控制块、分离薄叉及浮动压缩弹簧,所述跌落控制块用于控制堆叠产品的跌落与否,所述分离薄叉设于所述跌落控制块的上方,所述分离薄叉用于伴随所述跌落控制块前进的过程中上下分离堆叠产品,所述分离薄叉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浮动压缩弹簧,所述浮动压缩弹簧用于抵消所述分离薄叉到达位移终点时的推进位移;所述主动推进部件与所述浮动分离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跌落控制块向所述导向杆前进的位移。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跌落控制块包括用于拖住堆叠产品的卡口及用于跌落产品的通口,所述卡口及所述通口自外向内依次设置在所述跌落控制块的一端且两者相互连通,所述通口的开口大于所述卡口的开口。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分离薄叉的一端设有弧口,所述弧口用于分离堆叠产品。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主动推进部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滑轨、第一滑座及推进气缸,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导向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滑座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浮动分离部件设于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推进气缸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且与所述浮动分离部件连接。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浮动分离部件还包括第二基座、第二滑轨及第二滑座,所述第二基座设于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滑座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浮动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跌落控制块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分离薄叉与所述第二滑座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使得卡簧等堆叠产品快速而准确的逐个取料,适用于产品本身质量不特别大且相互之间不完全贴死的所有产品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跌落控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离薄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自动叠料部件1、导向杆11;浮动分离部件2、跌落控制块21、卡口211、所述通口212、分离薄叉22、弧口221、浮动压缩弹簧23、第二基座24、第二滑轨25、第二滑座26;主动推进部件3、第一基座31、第一滑轨32、第一滑座33、推进气缸3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堆叠产品自动分离装置,包括自动叠料部件1、浮动分离部件2及主动推进部件3,所述自动叠料部件1包括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自上而下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上段呈倾斜设置,待分离的堆叠产品套于所述导向杆11中,所述浮动分离部件2包括跌落控制块21、分离薄叉22及浮动压缩弹簧23,所述跌落控制块21包括用于拖住堆叠产品的卡口211及用于跌落产品的通口212,所述卡口211及所述通口212自外向内依次设置在所述跌落控制块的一端且两者相互连通,所述通口的开口大于所述卡口的开口,所述分离薄叉22设于所述跌落控制块21的上方,所述分离薄叉22的一端设有弧口221,所述弧口221用于伴随所述跌落控制块前进的过程中上下分离堆叠产品,所述分离薄叉22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浮动压缩弹簧23,所述浮动压缩弹簧23用于抵消所述分离薄叉22到达位移终点时的推进位移;所述主动推进部件3与所述浮动分离部件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跌落控制块21向所述导向杆11前进的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