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心调节装置、平衡车及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2731.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4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涛;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37/04 | 分类号: | B62D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龙礼妹 |
地址: | 43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心 调节 装置 平衡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重心调节装置,一种具有该重心调节装置的平衡车,以及具有该重心调节装置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拥堵及尾气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倾向使用智能化、便捷化、环保化的交通工具。平衡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个人交通、工作巡视、室内场馆以及旅游娱乐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可以成为机器人的搭载平台。平衡车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缓解了很多诸如交通、能源、环保等问题带来的压力,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平衡车在运作时,需要调节平衡车的重心以使其保持平衡,现有的平衡车上设有电机、控制器和陀螺仪,电机用于驱动平衡车的车轮,陀螺仪用于检测车体的重心位置,控制器用于接收陀螺仪检测的信息并控制电机的转速。当陀螺仪检测到车身的重心向前时,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平衡车加速;当陀螺仪检测到车身的重心向后时,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平衡车减速,以调节平衡车的重心使其保持平衡。
这种调节平衡车的重心的方式,主要利用控制器对车体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以达到调节平衡车的重心的目的。由于控制器内部的程序较为复杂且编写难度较高,利用控制器调节平衡车的重心的控制难度较大,难以保证对平衡车的重心的调节效果,导致平衡车运行时平稳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心调整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利用控制器调节平衡车的重心的控制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心调节装置,包括:前配重机构和后配重机构;所述前配重机构能够调节转动轴前侧的力矩,所述后配重机构能够调节转动轴后侧的力矩,所述前配重机构和所述后配重机构分别安装在平衡车的转动轴的前后两侧,并配合调节转动轴的前后两侧的力矩,使转动轴的前后两侧的力矩相等,以使平衡车保持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前配重机构包括第一配重块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安装在平衡车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配重块;
所述后配重机构包括第二配重块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安装在平衡车上,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配重块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与平衡车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绕第一连接点在竖直面内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配重块与转动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配重机构还包括驱动件;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绕第一连接点在竖直面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与平衡车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绕第二连接点在竖直面内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二配重块与转动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配重块与所述第二支撑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配重块能够沿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为支撑板,所述第二配重块与所述支撑板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车轮、转动轴以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心调节装置;
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分别设有车轮;
所述前配重机构和所述后配重机构分别安装在平衡车的转动轴的前后两侧,并配合调节转动轴的前后两侧的力矩,使转动轴的前后两侧的力矩相等,以使平衡车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心调节装置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2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