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药液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389.7 | 申请日: | 201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4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范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素琴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33 | 代理人: | 郑学成 |
地址: | 325015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药液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携式药液混合器。
背景技术
在制药过程中,会涉及到将多种药液混合这一步骤,且上述的步骤需要借助混合设备来实现。
现有的药液混合设备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用于制药的混合设备[申请号:201420529648.3;授权公告号:CN 204073940U],包括搅拌桶,搅拌桶盖和搅拌组件,所述搅拌桶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搅拌桶的顶部,所述搅拌组件安装在搅拌桶盖上,所述搅拌桶盖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用于进料的活动门,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有可开闭的用于出料的启闭门,所述搅拌桶支承在支架上;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搅拌轴和多个搅拌桨叶,所述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多个搅拌桨叶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靠近搅拌桶的顶部的搅拌桨叶反向安装在搅拌轴上,靠近搅拌桶底部的搅拌桨叶正向安装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下端转动连接于支承座上,所述支承座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搅拌桶的内壁。
上述的混合设备通过电机驱动搅拌桨片转动以使搅拌桶内的多种药液均匀混合在一起,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但该混合设备存在一个问题:支撑座和搅拌轴是分开安装的,支撑座的安装以及支撑座和搅拌轴的组装均是在搅拌桶内部完成的,这样便加大了该设备的组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组装方便的便携式药液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便携式药液混合器,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搅拌筒,所述的搅拌筒的两端均敞开,搅拌筒内竖直设有呈直杆状的搅拌杆,且搅拌杆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搅拌叶片,搅拌筒的上端装有筒盖,筒盖上设有进液口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筒位于下端口处的内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支撑座,且支撑座与搅拌筒同轴;所述的搅拌筒内还设有呈圆形的连接板,且连接板和支撑座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连接板的下端面上垂直固定有螺杆,螺杆至少有两根且沿连接板的周向均布,所述的支撑座沿竖直方向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与螺杆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每根所述的螺杆的下端均穿过对应的通孔并旋入一螺母内,且螺母与支撑座的下端面相抵;所述的连接板的下端面与支撑座的上端面相贴靠,且连接板的侧壁和搅拌筒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所述的搅拌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板中部轴向固定,所述的连接板沿其轴向贯穿有多个排液孔,每个排液孔处均设有能控制其与外界通断的阀门。
使用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多种药液均通过进液口灌入到搅拌筒内,接着电机启动以驱动搅拌叶片转动使药液充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完毕后,打开阀门,药液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进入到排液孔内并最终通过阀门排出。
连接板既用于排出混合后的药液,又对搅拌杆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搅拌杆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平稳的转动,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搅拌叶片转动的稳定性,来提高搅拌的效率以及质量,而且又可以减少搅拌杆施加在电机上的反作用力,来延长电机的寿命。因此,连接板在本混合器中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的使用,来提高组装本混合器的方便性。
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搅拌杆相连以及通过螺栓螺母配合与搅拌筒相连,在确保连接板对搅拌杆起到较好支撑的同时,又使连接板不会跟随搅拌杆一起转动,从而有效提高了本混合器的工作稳定性;其次,连接板是通过轴承与搅拌杆连为一个整体的,且螺母位于搅拌筒外,因此,起搅拌和支撑作用的各零部件均可在搅拌筒外侧完成组装,从而有效提高了组装本混合器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便携式药液混合器中,所述的搅拌筒的内侧壁为圆柱面且其与连接板的侧壁贴靠并形成密封,所述的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0形圈,且0形圈的外周面与搅拌筒的内侧壁紧密抵靠。
在0形圈的作用下,不仅可以加强连接板和搅拌筒之间形成密封的可靠性,以避免混合液提前泄露;而且又使连接板和搅拌筒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以进一步定位连接板,加强连接板对搅拌杆的支撑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混合器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便携式药液混合器中,若干所述的排液孔沿连接板的周向均布,所述的连接板的下端面自排液孔的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管状的排液部,排液部的数量与排液孔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阀门包括呈筒状的进水端,且排液部的下端螺接在对应的进水端内。
采用上述的结构,方便了阀门和连接板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素琴,未经范素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