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547.9 | 申请日: | 201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2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叶颖;高良军;杨浩;张红玉;白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23/16 | 分类号: | F16L23/16;F16L55/10;F16L55/00;F17D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汪利胜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输送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天然气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天然气开发一般采用管道进行输送,天然气在输送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密封性能,防止出现泄漏的风险。但是输送管道使用时间长了在相邻两管道连接位置易变成泄漏点,存在安全隐患,现在常规的做法是在相邻两管道连接位置增加密封圈,以提高密封性能,当发生天然气泄漏时不能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到环境中易引发火灾设置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海洋天然气输送存在泄漏的风险,泄漏时不能及时发现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天然气输送装置,海洋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不易出现泄漏的风险,即使相邻两管道之间出现泄漏情况也能及时发现,并将泄漏出的天然气通过细管回收利用,不会直接泄漏到环境中,避免了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气输送装置,包括回收管、若干根依次首尾相连的输送管,输送管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相邻两输送管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输送管端部靠近连接法兰位置均紧密套接有密封套,相邻两密封套之间螺纹连接,其中一密封圈紧密套接在连接法兰上,密封套、连接法兰、输送管之间构成回收腔,密封套上均连接有与回收腔连通的细管、出气管,细管连通的回收管上,相邻两出气管之间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常开电磁阀,排气管上端连接报警接头,报警接头内设有支架、气囊,气囊下端设有气囊接头,气囊接头内安装有单向充气阀,气囊接头和排气管之间连接剪切细管,气囊接头可升降连接在支架上,气囊和支架之间连接拉绳,报警接头内铰接有V形的推杆,推杆上端靠近气囊且能被气囊向上推动,推杆下端连接有用于剪断剪切细管的剪切刀片,剪切刀片靠近剪切细管设置。
海洋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最易出现泄漏的地方是在相邻两输送管的连接位置,密封套热熔连接在相邻两输送管的连接法兰位置,提高了两连接法兰连接的密封性能,使海洋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不易出现泄漏的风险。如若相邻两连接法兰之间发生泄漏时,天然气泄漏到回收腔内并且压力逐渐升高,并通过出气管、排气管、常开电磁阀、单向充气阀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向外鼓起,推动推杆转动,使推杆下端的剪切刀片对剪切细管进行剪切,当剪切细管被切断后常开电磁阀关闭,由于天然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气囊向上升起,并由拉绳拉住,便于人员及时准确地找到输送管的泄漏位置。此时泄漏的天然气通过细管输送到回收管内,进行回收利用,防止泄漏的天然气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避免了安全隐患。海洋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不易出现泄漏的风险,即使相邻两管道之间出现泄漏情况也能及时发现,并将泄漏出的天然气通过细管回收利用,不会直接泄漏到环境中,避免了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支架上设有插孔,气囊接头与插孔活动插接,插孔侧壁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开口端连接有触动开关,安装孔内安装有弹簧、抵接球,抵接球连接在弹簧和气囊接头之间,抵接球上连接有触杆,触杆外端设有用于触碰触动开关的触头,触头和触动开关之间设有间隙,触动开关电连接常开电磁阀并控制常开电池阀的通断。当气囊向上升起,气囊接头脱离插孔后,在弹簧作用下,抵接球向外弹出,使触头触碰到触动开关上,触动开关导通,从而控制常闭电磁阀关闭,防止天然气泄漏到环境中。
作为优选,密封套外壁上连接有锁紧抱箍。锁紧抱箍的设置使密封套与输送管的连接更加紧密可靠。
作为优选,排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连接有三通接头,两出气管分别连接在三通接头的两进口上,排气管连接在三通接头的出口上。排气管和出气管之间通过三通接头连接,连接方便。
作为优选,推杆和报警接头铰接位置安装有定位扭簧。定位扭簧对推杆进行定位,便于推杆上剪切刀片对剪切细管的切割。
作为优选,密封套呈一级台阶状结构,密封套过渡部分和连接法兰之间设有间隙,密封套小径部分套接在输送管外壁上,其中一密封套的大径部分套接在连接法兰外壁上,另一密封套的大径部分套接在与之连接的密封套大径部分的外壁上。密封套与输送管连接密封性好,避免出现天然气向环境中泄漏的情况,从而有效避免安全隐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海洋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不易出现泄漏的风险,即使相邻两管道之间出现泄漏情况也能及时发现,并将泄漏出的天然气通过细管回收利用,不会直接泄漏到环境中,避免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与气囊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