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切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686.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3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江忠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老江阿泰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2 | 分类号: | B26D1/12;B26D5/08;B26D5/10;B26D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切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两用切菜机。
背景技术
目前,菜是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菜片的切割对于厨师来说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现在最常用的切菜机是多组圆盘式切刀的切菜机,在断电的情况下不能正常切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切菜机,当断电时还能够继续使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两用切菜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与底座转动连接的切菜腔、与切菜腔铰接的端盖以及设置在底座两端且位于切菜机底座上方的切菜装置,所述底座中空设置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切菜腔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有带动切菜装置工作的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用于将竖直方向的转动转换成水平方向的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穿设于空腔的手动转轴,所述手动转轴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摇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菜腔的能够在底座上转动,在通过切菜装置切菜时,能切的更为均匀,电机上设置驱动齿轮和与驱动齿轮配合的第一传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可以使切菜装置与电机同时工作,采用一个电机从而节省了成本,第二传动装置也与驱动齿轮配合工作,使工作人员可以手动转动摇杆使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也带动切菜装置工作,实现手动和电动两用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切菜腔的中心位置凸起,且凸起的周圈向下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么设置使切菜腔内的菜品均在凹陷部位,可以有效防止菜品在切菜装置切菜时四处移动的特点,使菜品仅仅能够在切菜腔的转动下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端盖的大小为切菜腔的一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切菜腔是转动的,而端盖紧紧能够覆盖一部分切菜强,这样在切菜的时不停机将切好的菜品取出并将新的待切菜品放进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切菜装置设置在端盖覆盖范围内,且切菜装置包括设置在切菜腔两侧的两个切菜固定座,连接两个切菜固定座且与其转动连接的切菜转轴,所述切菜转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切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么设置防止在切菜装置在切菜时将切菜腔内的菜品切的乱飞,可以通过端盖将飞溅的菜品挡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驱动齿轮为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一锥齿轮适配的第二锥齿轮、连接第二锥齿轮的传动轴、设置在传动轴另一端的第一直齿轮以及套设在切菜转轴与第一直齿轮适配的第二直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将水平转动转换为竖直转动,再通过传动轴将转动传递给第一直齿轮,从而带动设置在切菜转轴上的第二直齿轮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还包括与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手动转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将水平转动转换为竖直转动,并通过手动转轴与摇杆连接,可以实现手动驱动切菜机切菜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切菜腔的能够在底座上转动,在通过切菜装置切菜时,能切的更为均匀,电机上设置驱动齿轮和与驱动齿轮配合的第一传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可以使切菜装置与电机同时工作,采用一个电机从而节省了成本,第二传动装置也与驱动齿轮配合工作,使工作人员可以手动转动摇杆使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也带动切菜装置工作,实现手动和电动两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切菜机轴侧图;
图2是切菜机内部视图。
图中,1、底座;2、切菜腔;21、凸起;22、凹陷;3、空腔;4、电机;41、第一锥齿轮;51、手动转轴;52、摇杆;53、第三锥齿轮;61、切菜固定座;62、切菜转轴;63、切刀;7、端盖;81、第二锥齿轮;82、第一直齿轮;83、第二直齿轮;84、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老江阿泰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老江阿泰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