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4120.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童治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润信节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1/00 | 分类号: | H05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英管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塑胶生产机械的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
背景技术
注塑机等塑料加工机械需要将塑料原料储存于料筒中,并对塑料原料加热使其塑化达到良好的流动性,因此在每个料筒都会安装有加热器,目前石英管电加热圈存在下述缺陷:在持续加热过程中,料筒内的温度逐渐上升,若不及时散热,将会对加热原件造成影响,其次在料筒口没有防护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料筒内的胶料很容易溢出,对设备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持续加热过程中,料筒内的温度逐渐上升,若不及时散热,将会对加热原件造成影响,其次在料筒口没有防护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料筒内的胶料很容易溢出,对设备造成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壳体、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所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分别设置于筒状壳体的上下方向上,沿所述筒状壳体内轴向放置有多个石英电加热管,石英电加热管上设有电阻丝,所述筒状壳体与石英电加热管之间设有隔热层,隔热层上设有反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壳体上设置有可调节散热装置,通过可调节散热装置可调节桶内的温度,预防超温带来的不良影响,所述筒状壳体的开口处连接有防漏胶装置,通过防漏胶装置,可防止在生产过程中,料筒内的胶料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散热装置包括设置于筒状壳体与隔热层之间环形散热通道,所述环形散热通道通过设置于筒状壳体上的散热口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筒状壳体相对称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散热口,其中一侧所述散热口上设置有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滑板和滑板轨道,所述滑板轨道设置于筒状壳体的内壁上,所述调节滑板置于所述滑板轨道内,所述调节滑板可相对于筒状壳体内壁移动并通过与散热口叠合控制散热口开合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口的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两限位槽,所述调节滑板上固连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限位槽并与调节旋钮连接,旋紧调节旋钮可将调节滑板固定于筒状壳体的内壁上,松开调节旋钮并移动螺栓可控制调节滑板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口的形状为条状。
进一步的,所述防漏胶装置包括一设置于料筒上方且中部设置有通孔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包括左半环和第右半环,左半环的一端与右半环的一端铰接连接,左半环的另一端与右半环另一端通过弹簧扣连接,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料筒开口内径一致,所述柱状体的外径小于料筒的外径,所述柱状体为实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漏胶装置包括设置于料筒上方的一组轴对称且相互对接的防溢口装置,所述防溢口装置包括一与料筒顶部贴合的第一半环体,所述第一半环体的内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垂直于第一半环体的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的端部固连有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将两所述防溢口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之间连接有垂直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呈L形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耳的一侧面连接于第二半环体上,一侧边连接于第一半环体上,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口将两相互对接的所述防溢口装置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设置有可调节散热装置,通过可调节散热装置可调节桶内的温度,预防超温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设置有有防漏胶装置,通过防漏胶装置,可防止在生产过程中,料筒内的胶料泄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的一侧散热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的另一侧散热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的其中一防漏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英管电加热圈的另一防漏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润信节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义乌润信节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4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