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颅骨颈椎复合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4294.7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6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逻;杨会峰;湛洋;丁国成;谭必知;于海龙;刘军;项良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德逻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A61G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骨 颈椎 复合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骨颈椎复合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牵引是利用外界的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的作用,对肢体或躯干进行牵拉,以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目的,在骨科应用广泛。颅骨牵引术是通过固定在颅骨颞部的骨针、牵引弓、绳索、牵引架(滑轮)以及牵引砝码等器具对颈椎骨折、脱位进行缓慢的复位,它既是一种复位的方法,也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颈椎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疾病,伤后大多发生四肢瘫、尿潴留和肋间肌麻痹、呼吸无力,为了迅速稳定病情,需及早进行适当力量、适当角度的颅骨牵引进行复位和固定。而临床现有的颅骨牵引相关配套设备单一,无法满足颈椎骨折复位固定所需要的多角度牵引,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患者躯体固定装置,经常会引起患者躯体随牵引力方向移动,导致牵引效果降低、临床护理难度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颅骨颈椎复合牵引装置。颅骨颈椎复合牵引装置可以满足颈椎骨折复位固定所需要的多角度牵引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颅骨颈椎复合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颅骨牵引机构、颈椎牵引机构,颈椎牵引机构包括颈椎牵引绳、第一牵引绳导向件、第二牵引绳导向件、颈椎牵引配重块以及贴合在颈椎侧边的颈椎贴片,颈椎贴片固定颈椎牵引绳的一端,第一牵引绳导向件、第二牵引绳导向件安装在支架上,颈椎牵引绳依次经由第一牵引绳导向件、第二牵引绳导向件连接至颈椎牵引配重块,其中颈椎牵引绳上,颈椎贴片至第一牵引绳导向件之间的部分相对竖直线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牵引绳导向件至颈椎牵引配重块之间的部分呈竖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床上的主支架、用于控制颈椎牵引绳走向的控制架以及用于驱动控制架相对主支架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转轴、蜗轮和蜗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在主支架和控制架上,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块上,所述蜗轮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蜗轮和蜗杆配合,所述转轴呈数值设置,所述第一牵引绳导向件、第二牵引绳导向件分别位于控制架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架上固定有用于卡在床架上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呈倒U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牵引绳导向件呈球形,第二牵引绳导向件固定在控制架的前端,第二牵引绳导向件上开设有呈竖直设置的牵引绳穿孔,牵引绳穿孔的孔壁两端均与第二牵引绳导向件的外表面圆滑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牵引绳导向件采用槽轮。
作为优选,颅骨牵引机构包括颅骨引绳、颅骨导向件、颅骨牵引配重块以及固定在颅骨上的牵引弓,牵引弓上固定有用于钉入颅骨颞部的骨针,颅骨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牵引弓的中部,所述颅骨引绳的另一端经由颅骨导向件连接至颅骨牵引配重块,所述颅骨导向件采用槽轮,所述颅骨导向件转动安装在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颈椎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增砣砝码连接杆,所述颈椎牵引配重块采用增砣砝码。
作为优选,所述颅骨引绳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增砣砝码连接杆,所述颅骨牵引配重块采用增砣砝码。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铰接有两根肩部限位杆,肩部限位杆的端部固定有用于抵在肩部的肩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颅骨颈椎复合牵引装置可以同时提供颅骨牵引以及颈椎扭转的牵引,满足颈椎骨折复位固定所需要的多角度牵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颅骨颈椎复合牵引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牵引绳导向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颈椎牵引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肩撑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德逻,未经吴德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4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