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挂耳式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5158.X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0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娜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耳式 吸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耳式吸氧管。
背景技术
就吸氧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为有效固定患者吸氧管,既要保证患者吸氧的舒适度,又要预防及减少因活动造成的吸氧管脱落,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帮助患者固定吸氧管的装置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挂耳式吸氧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挂耳式吸氧管,包括吸氧罩和输气管道,还包两个括挂耳带,所述两个括挂耳带的结构相同,挂耳带为带状的软体塑料制成,且中部的宽度为20~30mm,两端的宽度为5~10mm,所述挂耳带一端设有多个呈线条分布的柱状凸起,另一端设有设有与所述柱状凸起相配合的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也呈线条分布,且多个柱状凸起与多个通孔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括挂耳带弯曲后,柱状凸起能够插入通孔中,使挂耳带形成能够挂在患者耳朵上的环状形态,所述吸氧罩的两侧分别固定一个所述括挂耳带,所述输气管道与所述吸氧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不少于所述柱状凸起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耳式吸氧管,通过调节通孔与柱状凸起相互结合的位置,能够根据患者耳根部大小选取合适的尺码。挂耳带的中部较两端宽,能够增加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以保护患者耳后皮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固定于患者耳部,减少吸氧管脱落,增加患者舒适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同时使用效果极佳,能够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得到应用,以确保患者吸氧安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挂耳式吸氧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挂耳带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挂耳式吸氧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挂耳带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一种挂耳式吸氧管,包括吸氧罩10和输气管道20,还包两个括挂耳带30,所述两个括挂耳带30的结构相同,挂耳带30为带状的软体塑料制成,且中部的宽度为20~30mm,两端的宽度为5~10mm,所述挂耳带30一端设有多个呈线条分布的柱状凸起31,另一端设有设有与所述柱状凸起31相配合的多个通孔32,所述多个通孔32也呈线条分布,且多个柱状凸起31与多个通孔32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括挂耳带30弯曲后,柱状凸起31能够插入通孔332中,使挂耳带30形成能够挂在患者耳朵上的环状形态,所述吸氧罩10的两侧分别固定一个所述括挂耳带30,所述输气管道20与所述吸氧罩10连接。
所述通孔32的数量不少于所述柱状凸起31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耳式吸氧管,通过调节通孔与柱状凸起相互结合的位置,能够根据患者耳根部大小选取合适的尺码。挂耳带的中部较两端宽,能够增加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以保护患者耳后皮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固定于患者耳部,减少吸氧管脱落,增加患者舒适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同时使用效果极佳,能够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得到应用,以确保患者吸氧安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娜,未经余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51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牙垫
- 下一篇:一种带二氧化碳浓度监测功能的重复呼吸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