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称重式马铃薯分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5256.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5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兵;沈维蕾;陈文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24 | 分类号: | B07C5/24;B07C5/36;B07C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称重 马铃薯 分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产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称重式马铃薯分级机。
背景技术
马铃薯作为优良的粮食作物在全球大范围地区都有种植及食用,不仅可以作为蔬菜,也是淀粉以及糖的主要原料,成熟的马铃薯个头存在差异,在实际销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级,方能达到最大的市场价值。
现有的马铃薯分级大部分采用手工分级的方式,而手工分级劳动强度大,分级精度低,速度慢;也存在一部分利用机械装置分级的设备,机械分级设备虽然实现了分级的自动化,提高了分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对马铃薯表面伤害严重,无法满足高品质的现实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称重式马铃薯分级机,能够按照重量自动化对马铃薯进行分级,避免马铃薯的表面受到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称重式马铃薯分级机,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料口与第二输送带的进料口衔接,所述与第二输送带的出料口与第三输送带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输送带的传输速度逐渐变大,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出料口与分料盘的入料口衔接,分料盘上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待分级马铃薯重量信号,并将重量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分料盘的正转与反正。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分料盘上设置有接料筒,所述接料筒筒芯竖直且沿着分料盘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分料盘转动式布置在托盘上,所述重力传感器布置在托盘的盘面上,所述托盘还设置有与接料筒的下筒口对应的两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接料单元。
所述第三输送带的的出来口位置处衔接有导槽,所述导槽斜向布置,所述接料筒的出料口位于导槽的低端下方布置。
所述接料单元包括布置在托盘的两个出料口下方的第一、第二接料盘,所述第一、第二接料盘上分别布置有第一、第二接料筒,所述第一、第二接料筒筒芯竖直且沿着第一、第二接料盘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第一、第二接料盘分别转动式布置在第一、第二支撑盘上,所述第一、第二支撑盘上设置有与第一、第二接料筒的下筒口对应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接料箱衔接,所述第一、第二接料筒的上筒口分别与接料筒的下筒口对应。
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进料端的上方布置,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三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出来端位于第三输送带的进料端的上方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利用上述的三级输送带实现对待分级的马铃薯的分离操作,使得马铃薯在第三输送带导出时,呈逐个排列的状态并保持一定间距,这样就能确保马铃薯顺利导入分料盘上,利用分料盘上的重力传感器逐个检测马铃薯的重量,并且利用控制单元控制分料盘的正转及反转,从而将不同重量的马铃薯进行分离,实现对马铃薯的自动化分级操作,显著提高分级效率,并且上述的三级输送带能够将马铃薯逐个分割开来,减少或避免马铃薯表皮受到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称重式马铃薯分级机的俯视图;
图2是称重式马铃薯分级机中的分级机构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称重式马铃薯分级机,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输送带10、20、30,所述第一输送带10的出料口与第二输送带20的进料口衔接,所述与第二输送带20的出料口与第三输送带30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输送带10、20、30的传输速度逐渐变大,所述第三输送带30的出料口与分料盘40的入料口衔接,分料盘40上设置有重力传感器50,所述重力传感器50检测待分级马铃薯重量信号,并将重量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分料盘40的正转与反正。
结合图1所示,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输送带10、20、30之间相互衔接,并且利用控制单元控制上述三级输送带的输送速度,从而能够实现对马铃薯的分离,上述的输送带设置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也并非严格的三级操作,只要能够确保最后一级输送带导出的马铃薯之间间距可以足够方便马铃薯之间的分级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5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磁导航无人车的曲率地图
- 下一篇:太阳感测装置及其感测方法